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16:40
  陆九渊直承孔孟之教,且得其实,并把儒学推向一个新阶段。陆九渊的伦理思想的目标就是安顿生命、成就“大人”。伟大人格的成就不是靠外在的对象,而只有返回人的内心世界。陆九渊伦理思想的中心便是人们应该“存得本心”、“发明本心”。因此,我们把陆九渊的伦理思想称为“存心伦理”思想。“存心伦理”既有一个“为己”的内在面向,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工夫存得本心、证觉心体;“存心伦理”还有一个“为人”的向外发用的面向,强调禀有天地之理的人们应该在社会角色中按照责任伦理行动。“存心伦理”的两个面向是互相贯通的一体两面。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奠基于“心即理”这个基本命题。“存心伦理”作为实践的学问,关键在于“何以做成”。人们要破解“物欲”、“意见”的遮蔽,并通过立志、读书明理、师友互助、复其本心等方法证觉心体,以实现生命展开同天地、自然运转和谐而不滞。我们通过陆九渊的“为人之道”、“为人之教”、“为人之政”的阐发,说明“存心伦理”如何发用于人群社会、伦常日用之中,以践行责任伦理。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是落实于生活实践中的生命的学问。虽然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世界发生了变迁,但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存心伦理思想依然是现代...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形而上学与儒家伦理思想
    1.2 心体诠释的视域
第2章 陆九渊“存心伦理”的理论奠基
    2.1 “存心伦理”
    2.2 “心即理”
第3章 陆九渊“存心伦理”的工夫与境界
    3.1 心体证觉之端
    3.2 心体证觉之方
    3.3 心体证觉之境
第4章 陆九渊“存心伦理”的发用维度
    4.1 为人之道
    4.2 为人之教
    4.3 为人之政
    4.4 存心伦理与责任伦理的互通
第5章 陆九渊“存心伦理”的当代价值
    5.1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生活境遇的变迁
    5.2 存心伦理与个体生命的塑造
    5.3 责任伦理与公民生活的展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也谈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反向格义”问题[J]. 张汝伦.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本文编号:3001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01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1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