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的伦理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04 00:12
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交往,交往和人类社会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互联网的发明和使用,带来了一个人类社会活动的崭新环境,带来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即网络主体以网络为工具与其他人或网络中介本身之间进行的交往活动,网络主体在该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网络化社会关系。在网络交往中,人们可以作为虚拟主体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在网络空间中为自身价值的实现寻找机会,网络交往预示了人全新的主体性。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其利,也有其弊。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胜利,似乎为人的异化和道德的败坏提供了便利。人类越是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越成为别人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网络交往体现了现代交往方式的无比优越性,但其引发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让人担忧,网络主体醉心于网络空间的信息采集,专注或痴迷于网络的虚拟生活,把虚拟的场景当作真实的世界来体验,逐渐脱离置身于其中的真实世界,陷入一种同真实存在异化陌生的生存状态;网络交往大部分行为是匿名的,交往主体在多个角色间切换,自我角色意识淡漠,良心机制的自我监督作用减弱,导致网络的信任危机;由于各种利益的...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网络交往内涵与特征
2.1 人类交往的本质
2.1.1 交往内涵
2.1.2 交往的构成要素
2.1.3 交往的历史变迁
2.2 网络交往的概念与特征
2.2.1 网络交往的概念
2.2.2 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
2.2.3 网络交往的主要特征
3 网络交往的伦理问题
3.1 网络交往中的主体性冲突
3.1.1 自我异化
3.1.2 沉溺现象
3.1.3 信任危机
3.2 网络交往下的信息共享与安全权利的冲突
3.2.1 网络交往的隐私权
3.2.2 知识产权安全
3.2.3 网络信息污染
4 网络交往伦理问题反思
4.1 网络交往伦理问题成因
4.1.1 网络交往主体的道德因素
4.1.2 网络技术原因
4.1.3 权利正义缺失
4.2 网络交往下的伦理反思
4.2.1 网络交往的主体性丧失
4.2.2 交往中的信息失控
5 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5.1 网络伦理问题解决原则
5.1.1 自由交往原则
5.1.2 无害原则
5.1.3 平等原则
5.1.4 人性原则
5.2 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5.2.1 加强主体存在性的思考
5.2.2 注重道德建设
5.2.3 保障技术安全
5.2.4 加强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的沟通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017391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网络交往内涵与特征
2.1 人类交往的本质
2.1.1 交往内涵
2.1.2 交往的构成要素
2.1.3 交往的历史变迁
2.2 网络交往的概念与特征
2.2.1 网络交往的概念
2.2.2 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
2.2.3 网络交往的主要特征
3 网络交往的伦理问题
3.1 网络交往中的主体性冲突
3.1.1 自我异化
3.1.2 沉溺现象
3.1.3 信任危机
3.2 网络交往下的信息共享与安全权利的冲突
3.2.1 网络交往的隐私权
3.2.2 知识产权安全
3.2.3 网络信息污染
4 网络交往伦理问题反思
4.1 网络交往伦理问题成因
4.1.1 网络交往主体的道德因素
4.1.2 网络技术原因
4.1.3 权利正义缺失
4.2 网络交往下的伦理反思
4.2.1 网络交往的主体性丧失
4.2.2 交往中的信息失控
5 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5.1 网络伦理问题解决原则
5.1.1 自由交往原则
5.1.2 无害原则
5.1.3 平等原则
5.1.4 人性原则
5.2 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5.2.1 加强主体存在性的思考
5.2.2 注重道德建设
5.2.3 保障技术安全
5.2.4 加强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的沟通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017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01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