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伦理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8-03 20:20
非政府组织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第三部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其自身的优势与特性,有力的推动与促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具体国情与社会发展环境,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造成了很多的障碍。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深入的阐释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伦理困境,发掘摆脱困境的对策与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论述了关于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理论,包括非政府组织的定义与分类及非政府组织的理论基础,同时介绍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作为研究非政府组织的理论借鉴,以及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非政府组织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伦理困境,分别是存在于制度之外与自身道德迷失、社会大众的价值期待与自身道德异化、组织功能发挥与服务自主性缺失、利益博弈与道德背离、利益追求与诚信失灵、公益期望与志愿精神不对称这五个主要方面。第四部分,论述了非政府组织产生伦理困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特色的客观实际情况带来了其伦理困境。第五部分,论述了如何帮助非政府组织摆脱伦理困境,从而达到公正、公...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非政府组织的内涵与现状
一、 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二、 非政府组织理论探源及现状
(一) 非政府组织的理论探源
(二) 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三)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状
(四) 和谐社会建设中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定位
第二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 促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
二、 完善中国市场经济
三、 提升民主意识
四、 协助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
第三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伦理困境
一、 存在于制度之外与自身道德迷失
二、 社会大众的价值期待与自身道德异化
三、 组织功能发挥与服务自主性缺失
四、 利益的博弈与道德的背离
五、 公益期望与志愿精神不对称
六、 利益追求与诚信失灵
第四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 政治发展上中国特色与法制障碍
(一) 政府色彩浓厚
(二) 界限模糊
(三) 注册困难
(四) 法制化程度低
二、 经济基础薄弱制约非政府组织发展
(一) 筹集资金困难
(二) 自身能力有限
三、 自身建设滞后限制非政府组织发展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解决伦理困境的途径
一、 建立三级准入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二、 维护公民结社权提供法律保障
三、 调整经济政策提供良好经济环境
四、 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五、 提高自我认识与定位
六、 完善内部管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政府危机管理反思行政伦理[J]. 王颖.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4)
[2]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三维向度[J]. 曹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03)
[3]浅谈企业诚信与商业伦理[J]. 郭秀兰.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01)
[4]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我国商业伦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王萍,王威. 商场现代化. 2008(14)
[5]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国际非政府组织探析[J]. 吴惠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论科技创新的环境价值定位[J]. 王国聘,黄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中国民间组织的道德规范探析[J]. 沈亚平,陆明远. 理论与现代化. 2006(05)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伦理建设[J]. 姚鸿雁. 理论月刊. 2006(08)
[9]论“循环经济”中的环境哲学理念[J]. 王国聘.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10]关于可持续消费的伦理思考[J]. 徐建. 长江论坛. 2006(02)
本文编号:3320270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非政府组织的内涵与现状
一、 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二、 非政府组织理论探源及现状
(一) 非政府组织的理论探源
(二) 国外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三)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状
(四) 和谐社会建设中我国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定位
第二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一、 促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
二、 完善中国市场经济
三、 提升民主意识
四、 协助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
第三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伦理困境
一、 存在于制度之外与自身道德迷失
二、 社会大众的价值期待与自身道德异化
三、 组织功能发挥与服务自主性缺失
四、 利益的博弈与道德的背离
五、 公益期望与志愿精神不对称
六、 利益追求与诚信失灵
第四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
一、 政治发展上中国特色与法制障碍
(一) 政府色彩浓厚
(二) 界限模糊
(三) 注册困难
(四) 法制化程度低
二、 经济基础薄弱制约非政府组织发展
(一) 筹集资金困难
(二) 自身能力有限
三、 自身建设滞后限制非政府组织发展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解决伦理困境的途径
一、 建立三级准入制度,提供制度保障
二、 维护公民结社权提供法律保障
三、 调整经济政策提供良好经济环境
四、 加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五、 提高自我认识与定位
六、 完善内部管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政府危机管理反思行政伦理[J]. 王颖.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4)
[2]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三维向度[J]. 曹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03)
[3]浅谈企业诚信与商业伦理[J]. 郭秀兰.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01)
[4]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我国商业伦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王萍,王威. 商场现代化. 2008(14)
[5]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国际非政府组织探析[J]. 吴惠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论科技创新的环境价值定位[J]. 王国聘,黄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中国民间组织的道德规范探析[J]. 沈亚平,陆明远. 理论与现代化. 2006(05)
[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伦理建设[J]. 姚鸿雁. 理论月刊. 2006(08)
[9]论“循环经济”中的环境哲学理念[J]. 王国聘.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10]关于可持续消费的伦理思考[J]. 徐建. 长江论坛. 2006(02)
本文编号:3320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2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