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28 22:00

  本文关键词: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今天的世界,人们在生活之中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使人们在生态空间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整个世界都在广泛关心的问题。这引起了各个国家的相关人士的讨论。环境问题的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对人类原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产生了思考和批判,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下,产生了生态伦理学这门新兴的学科。以生态伦理的角度来发展了伦理学,将人类的到的关怀拓展到整个自然的范围,这种高层次的道德关怀,正是对大自然有巨大价值的人类行为。在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中,有很多可以为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的高神理论,使之与现实相互融合,就能使环境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庄子有着丰富而广博的哲学性思想,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甚至广大的世界任命的思想模式与行为方式,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以《庄子》原典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内容,以庄子哲学理论中的“道”思想、“天”思想、“人”思想、“性”思想、“德”思想几方面为基础理论加以论述。而后梳理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就其内容来说,庄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四大方面,首先,“物无贵贱”主张万物平等,其次“无用之用”的整体宇宙观主张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再次是“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最后是“无为”、“万物不伤”和“知足知止”的生态价值观。紧接通过与中国儒家的“孔孟”生态伦理思想以及与与西方近现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比较分析,从而显现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独特之处与可行之道。最后,集中分析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生态治理方面的启示意义,以及在生态思想精神层面的指导与贡献。文章将重点放在对庄子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提炼、分析、比较,以及探索其思想对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意义。其目的希望更加完善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研究,以及为当前时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和矛盾提供思考途径与理论支持。
【关键词】:庄子 生态伦理 现代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一、绪论10-16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3
  • 1、选题背景10-11
  • 2、选题的意义11-13
  • (二) 现阶段研究现状及其评述13-14
  •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14-16
  • 1、研究方法14-15
  • 2、研究思路15-16
  • 二、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内涵16-26
  • (一) 庄子思想中的“道”17-20
  • 1、庄子心中之“道”18-19
  • 2、庄子的“道体运行”19-20
  • 3、庄子的以“道”为本20
  • (二) 庄子思想中的“天”20-22
  • 1、自然之“天”20-21
  • 2、天然之“天”21
  • 3、自由之“天”21-22
  • (三) 庄子思想中的“人”22
  • (四) 庄子思想中的“性”22-24
  • 1、道性23
  • 2、物性23-24
  • (五) 庄子思想中的“德”24-26
  • 1、庄子哲学的“无为”之德24-25
  • 2、庄子心目中的“至德之世”25-26
  • 三、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26-34
  • (一)“无用之用”的思想26-28
  • 1、“无用之用”的深刻内涵27
  • 2、“无用之用”的生态伦理涵义27-28
  • (二)“物无贵贱”28-29
  • 1、“以道观之,物无贵贱”28
  • 2、“有用”到“无用28-29
  • (三)“万物不伤”29-30
  • 1、“物物而不物于物”29
  • 2、“万物不伤”的生态伦理智慧29-30
  • (四)“物我同一”30-31
  • 1、“天人合一”30
  • 2、“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30-31
  • 3、“道法自然”31
  • (五)“知足知止”31-34
  • 1、“知足知止”的传承发展31-32
  • 2、“知足知止”的生态伦理观念32-34
  • 四、庄子生态伦理思想与中西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比较34-40
  • (一) 与孔孟生态伦理思想的比较34-36
  • 1、与“仁民爱物”思想之比较34-35
  • 2、与孔孟自然观之比较35-36
  • (二) 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理论的比较36-40
  • 1、与人类中心主义相比较37
  • 2、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相比较37-40
  • 五、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生态启示40-46
  • (一)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技术问题的影响40-42
  • 1、庄子生态伦理思想中的技术观40-41
  • 2、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技术启发41-42
  • (二)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用42-46
  • 1、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建设44-45
  • 2、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消极影响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49-50
  • 致谢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全凤;冯斗;;《易经》——审美之源——浅谈《易经》的审美特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商原李刚;;“道治文化”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罗运鹏;;以研几思维为本,求细节管理之实[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李晓敏;;安徽高校师范生生态意识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黄志斌;;生态文明的价值生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张洪根;;现代科技伦理再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于雁洁;;先秦时期儒、道、法家论人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9 陈军;;试论老庄的逆反思维[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高旺;赖贱明;;简析汉初采用道家思想治国的原因[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腊永红;鲁西龙;王振华;;《黄帝内经》与道家思想略论[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时军;;我国环境教育立法问题探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蓝凡;高川;;浅析我国环境规划与实施环境法的重要意义[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时璐;刘满福;;建立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6 张三元;李钟;;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7 马国林;;国际社会和天下体系:比较与思考[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8 杨蔚;程运麒;;生态文明的人学意蕴[A];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C];2013年

9 卢建平;;中国死刑改革的人权维度[A];中国梦·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七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顾炯;儒家视域中的修身之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国立;纪昀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陈明;全真道的道德修养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广义;《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启;冰心散文创作的文化学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洵;顺应论视角下《道德经》的翻译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游云会;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力澎;试论“中国哲学的史”与“在中国的哲学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其达;《诗经》的“诗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33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e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