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推脱在攻击行为中的研究思考

发布时间:2021-11-01 00:47
  道德推脱从社会认知角度解释了个体从事不道德行为时或者行为后的认知推脱。为改善不道德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当前研究手段和视野的局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道德推脱理论的进步以及后续的应用实践。现阶段有必要从研究手段、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探讨道德推脱可能的发展思路。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20,33(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道德推脱理论
二、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1.道德推脱与传统攻击行为
    2.道德推脱与网络攻击(欺凌)行为
    3.道德推脱与特定的人格特质
    4.道德推脱与特定人群
三、研究特点及展望
    1.研究手段的借鉴与丰富
    2.研究语境的拓展
    3.研究方向及其合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西方文化的人性观差异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J]. 吴言动,王非,彭凯平.  心理学探新. 2019(01)
[2]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对道德行为决策影响的研究——以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J]. 王萍,朱进炎.  人类工效学. 2018(05)
[3]线下受害者到线上欺负者的转化: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及高自尊对此效应的加强[J]. 王建发,刘娟,王芳.  心理学探新. 2018(05)
[4]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作用[J]. 金童林,陆桂芝,张璐,金祥忠,王晓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5)
[5]心理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孙丽君,杜红芹,牛更枫,李俊一,胡祥恩.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1)
[6]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 王兴超,杨继平,杨力.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7)
[7]特质愤怒与反应性攻击的综合认知模型述评[J]. 杨丽珠,杜文轩,沈悦.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9)
[8]中文版道德推脱问卷的信效度研究[J]. 王兴超,杨继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2)
[9]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J]. 杨继平,王兴超,高玲.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4)

硕士论文
[1]同伴道德推脱对青少年道德推脱的影响:交往不良同伴的调节作用[D]. 王莹.山西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69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69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f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