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与“道德超载”
发布时间:2021-11-03 07:03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革新,人类看待这个社会的方式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善恶观念已经不足以实现对于这个世界的客观认知,"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之间无法调和的"冲突"逐渐成了这个世界的"逻各斯"。而作为新时期"技术理性"典型代表的"人工智能"已然呈现出"道德超载"的趋势,作为人类智慧的"外化产物",我们亟须实现对于人工智能"伦理边界"的确定,从而有效地避免"道德超载"现象的产生,更好地实现对于这个世界更为本然和纯粹的认知。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33(07)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
2 人工智能伦理的“道德超载”
3 人工智能的“排他性”
4 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哲学研究述评[J]. 许勇,黄福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2]人工智能的伦理建构[J]. 于雪,段伟文. 理论探索. 2019(06)
[3]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及其规约之径[J]. 闫坤如,马少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自主体人工智能建模及其哲学思考[J]. 高新民,张文龙.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1)
[5]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J]. 段伟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6)
博士论文
[1]人机关系的机体哲学探析[D]. 于雪.大连理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73260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33(07)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人工智能的“伦理边界”
2 人工智能伦理的“道德超载”
3 人工智能的“排他性”
4 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哲学研究述评[J]. 许勇,黄福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2]人工智能的伦理建构[J]. 于雪,段伟文. 理论探索. 2019(06)
[3]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及其规约之径[J]. 闫坤如,马少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4]自主体人工智能建模及其哲学思考[J]. 高新民,张文龙.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1)
[5]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审度与伦理调适[J]. 段伟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6)
博士论文
[1]人机关系的机体哲学探析[D]. 于雪.大连理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73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47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