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梁漱溟的伦理秩序观

发布时间:2022-01-08 05:07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人物。其生于动荡的岁月里,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几乎所有的大事。梁漱溟一生致力于两个问题的研究: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这两个问题表现为个人危机和社会危机,是梁漱溟研究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原初动力所在。本文以梁漱溟的伦理秩序观作为研究的视角:梁漱溟的伦理秩序观也是他一生问题的解决方向,是同他对中国文化的讨论密不可分的。对梁漱溟伦理秩序观的选题,既站在其文化观的基础之上,又结合其伦理政治思想,采取文本解读的方法:在对文化认识的基础上,梁漱溟首先界定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仅仅指社会人生方面,即文化的社会生活方面;而传统中国的生活恰好是一种伦理生活,伦理生活需要一种伦理的秩序;梁漱溟所论述的传统中国的伦理秩序其实是一种法秩序,这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最后揭示出梁漱溟的伦理秩序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所在。本文的论述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梁漱溟的伦理秩序观的背景分析,也就是在特殊的环境之下其个人特殊的问题所在,即社会危机和个人危机。这...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梁漱溟伦理秩序观的背景分析
    (一) 社会危机
    (二) 个人危机
二、伦理秩序观在梁漱溟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一) 梁漱溟的文化观是其思想的关键所在
        1.文化——人类生活的样法
        2.文化的路向——未来中国文化的复兴
        3.特殊文化之下的特殊生活——对伦理秩序的宽泛表述
    (二) 文化观基础之上的伦理秩序观
三、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伦理秩序
    (一) 对伦理及伦理本位的界定
        1.何谓伦理
        2.对伦理本位的解释
    (二) 伦理社会在经济政治诸方面的表现
        1.伦理社会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2.伦理社会在政治方面的表现
    (四) 伦理社会秩序的维持——道德、礼俗
        1.以道德代宗教
        2.以礼俗代法律
    (五)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与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
四、传统中国为何会形成伦理秩序?
    (一) 梁漱溟伦理秩序观的逻辑起点——理性
        1.理性是什么?
        2.中国民族精神之所在——理性
    (二) 理性早启、文化早熟
五、梁漱溟的伦理秩序观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漱溟的古代中国伦理本位观[J]. 李芳,张运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05)
[2]论梁漱溟先生建设中国社会新秩序的思想——兼谈本土资源派与法律移植派之间的论争[J]. 陈伟.  菏泽学院学报. 2006(01)
[3]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伦理特质及其当代困境——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一[J]. 赖志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4]中介关系:走出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伦理化困境的关键——梁漱溟社会结构理论研究之二[J]. 赖志凌.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10)
[5]直觉与理性——梁漱溟对儒家理性概念的新诠[J]. 李景林.  人文杂志. 2005(02)
[6]“以对方为重”:梁漱溟的儒家伦理观[J]. 陈来.  浙江学刊. 2005(01)
[7]天理、国法、人情的冲突与整合──儒家之法的内在精神及现代法治的传统资源[J]. 俞荣根.  中华文化论坛. 1998(04)
[8]伦理本位与以德治国——梁漱溟社会伦理思想研究[J]. 栗玉仕.  齐鲁学刊. 1996(06)

博士论文
[1]文明冲突视野下的伦理社会[D]. 王珍喜.复旦大学 2007
[2]寻求秩序[D]. 周朗生.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从直觉到理性[D]. 何化利.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近代中国民主发展困境之分析[D]. 王光.吉林大学 2008
[3]试论梁漱溟的现代化思想[D]. 王尚银.曲阜师范大学 2008
[4]从梁漱溟的法律思想谈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路径问题[D]. 娄龙飞.中国政法大学 2007
[5]论梁漱溟保守主义思想的个性特征[D]. 宋亚飞.苏州大学 2005
[6]梁漱溟文化哲学的现代性立场[D]. 崔雅琴.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梁漱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 邵长虎.华侨大学 2004
[8]梁漱溟的道德理想主义[D]. 易燕明.湘潭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75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75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