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归复宇宙之家——斯宾诺莎和新脑科学的伦理学洞见

发布时间:2022-01-11 05:16
  人为什么会做好事,也会做伤害他人的坏事,人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人类等问题虽然是现代之问,但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通过对"自我"的解读所提出的新的道德模式不可谓不是对该问题的解答。斯宾诺莎认为人作为宇宙中"前有所承,后有所继"的存在,具有一种"己欲且可达致他人"的共同本质,这种本质只要通过适当的心灵训练便可以达到"凡追求美德的人,其为自己所追求的善,也会为别人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斯宾诺莎用以反思心灵进而反思自由意志的道德能力为依托,认为对自我的正确理解是自我认知的基础,因而不存在自由意志的先在道德能力,自我只有通过在宇宙的无限背景中解读、把握自我而实现自我认知与道德判断。斯宾诺莎对"自我"的解读与当代新脑科学的发现相契合,探讨了人的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基础在于"镜像神经元"等问题,才引发现代科学、哲学及实证伦理学的多方面研究与对斯宾诺莎"人应复归宇宙之家"问题的关注。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已欲立而立人”的自然法确证———斯宾诺莎的“自我”解读
二、“己欲达而达人”的自我神话———宇宙何以为“家”?
    (一) 自我反思的自由与美德
    (二) 宇宙以及我们个人肌肤之内的“家”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新脑科学印证———归复宇宙之家
    (一) 超越自身的自我
    (二) 身体经验所告知我们的
    (三) 镜像神经元:共享行动、情感和理解
    (四) 情绪感染
    (五) 复杂适应系统
四、结论



本文编号:3582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582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