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之维——诚信的建构与维系
发布时间:2022-02-05 03:47
文章认为要从根本上消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失信”行为,促进市场主体诚信意识的形成,自觉地做到“诚以待人,信以律己”,首先得探析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之间是一种生态结构关系:一方面市场经济必然有其内在的合道德性的价值依据;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必须接受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考量和支撑。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在市场主体——人的经济活动实践中达到了统一。在市场经济中,自主自立、公正公平、互利互惠、诚实守信、敢于创新是市场主体必备的伦理道德素养。 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市场经济市场交易“普遍可能和持续发展”的“内部性”因素,现代市场经济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内生变量”。诚信,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社会资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诚信却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究其根本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市场经济中“失信”行为的发生有其文化根源;其二,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即在市场经济中“失信”者得利,诚信者吃亏;其三,市场经济中“失信...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关系探析
一 经济活动的主体性问题
(一) 主体的界定
(二) “经济人”假设辨析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意蕴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伦理与道德辨析
(三) 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的生态运作
三 人格与经济人格
(一) 人格涵义解析
(二) 经济人格
第二章 诚信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功用探析
一 诚信内涵解析
二 诚信是市场交易普遍可能和持续发展的“内部性”因素
三 诚信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本
(一) 诚信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三) 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本
第三章 诚信缺损的原因剖析
一 诚信已成为市场经济的“稀缺性资源”
二 “失信”行为发生的文化根源
三 “失信”行为发生的经济体制转轨因素
四 “失信”行为发生的认识论根源
(一) 市场经济应完全由“无形之手”去范导
(二) 对于经济主体的错误理念
第四章 诚信体系的建构与维系
一 建构市场主体诚信经济人格的社会环境
(一) 通过教育和舆论导向促进市场主体诚信意识的形成
(二) 优化诚信的社会法治环境
二 明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 适度政府-市场经济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二) 提升政府自身的诚信度
三 经济主体独立人格的复归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完
(一) 消解地方保护主义
(二) 社会信用制度的建构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J]. 焦国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05)
[2]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J]. 龙静云. 哲学研究. 2002(08)
[3]中西方关于诚信的诠释及应用的异同与启示[J]. 陈丽君,王重鸣. 哲学研究. 2002(08)
[4]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J]. 杨秀香. 道德与文明. 2002(04)
[5]传统诚信及其当代价值[J]. 宋连利. 道德与文明. 2002(03)
[6]诚信: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环境建设[J]. 郭金平. 社会科学论坛. 2002(01)
[7]经济伦理关于“经济人”概念的再审视[J]. 龚群.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06)
[8]经济伦理的价值蕴含[J]. 罗明星. 道德与文明. 2001(02)
[9]“看不见的手”与经济伦理[J]. 孙春晨. 道德与文明. 2000(05)
[10]中国加入WTO的文化思考[J]. 杨楹. 哲学动态. 2000(09)
本文编号:3614503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关系探析
一 经济活动的主体性问题
(一) 主体的界定
(二) “经济人”假设辨析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意蕴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伦理与道德辨析
(三) 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伦理的生态运作
三 人格与经济人格
(一) 人格涵义解析
(二) 经济人格
第二章 诚信对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功用探析
一 诚信内涵解析
二 诚信是市场交易普遍可能和持续发展的“内部性”因素
三 诚信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资本
(一) 诚信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三) 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本
第三章 诚信缺损的原因剖析
一 诚信已成为市场经济的“稀缺性资源”
二 “失信”行为发生的文化根源
三 “失信”行为发生的经济体制转轨因素
四 “失信”行为发生的认识论根源
(一) 市场经济应完全由“无形之手”去范导
(二) 对于经济主体的错误理念
第四章 诚信体系的建构与维系
一 建构市场主体诚信经济人格的社会环境
(一) 通过教育和舆论导向促进市场主体诚信意识的形成
(二) 优化诚信的社会法治环境
二 明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 适度政府-市场经济中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
(二) 提升政府自身的诚信度
三 经济主体独立人格的复归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完
(一) 消解地方保护主义
(二) 社会信用制度的建构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J]. 焦国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05)
[2]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J]. 龙静云. 哲学研究. 2002(08)
[3]中西方关于诚信的诠释及应用的异同与启示[J]. 陈丽君,王重鸣. 哲学研究. 2002(08)
[4]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J]. 杨秀香. 道德与文明. 2002(04)
[5]传统诚信及其当代价值[J]. 宋连利. 道德与文明. 2002(03)
[6]诚信: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环境建设[J]. 郭金平. 社会科学论坛. 2002(01)
[7]经济伦理关于“经济人”概念的再审视[J]. 龚群.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06)
[8]经济伦理的价值蕴含[J]. 罗明星. 道德与文明. 2001(02)
[9]“看不见的手”与经济伦理[J]. 孙春晨. 道德与文明. 2000(05)
[10]中国加入WTO的文化思考[J]. 杨楹. 哲学动态. 2000(09)
本文编号:3614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1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