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伦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的伦理维度
发布时间:2022-05-05 19:15
《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集大成之作,围绕该著作相关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资本论》是否有伦理维度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理解问题,更涉及到对《资本论》研究的“观察者视角”与“行动者视角”的研究路径选择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能单纯只凭马克思在其中对道德问题“只言片语”的间接描述而得出结论,而必须以宽广的视野、深入浅出的研究态度,深入到《资本论》及其相关文本著作研究中,从而挖掘《资本论》的伦理维度,以发现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与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契合之处。该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问题,传统上对于马克思伦理思想理解呈现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学理论,甚至马克思本身是“反道德论”者;另一个极端是认为马克思存在伦理思想,而且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在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种观点对于马克思对于道德、正义等伦理问题的理解大相径庭。而本文试图证明,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理解首先要跳脱出传统伦理学、特别是规范伦理学的框架之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行了大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道德谴责,但这种道德谴责不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出发点,马克思希望...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资本论》伦理维度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第一章 规范伦理学与马克思伦理思想
1.1 规范伦理学“陷阱”与“元伦理学批判”
1.1.1 “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与马克思的“道德反讽”
1.1.2 马克思“道德悖论”与规范伦理学“陷阱”
1.1.3 作为一种“元伦理学批判”的马克思伦理思想
1.2 对规范伦理的“内在超越”——正义的悖论
1.2.1 “剥削是否正义”:事实批判还是价值批判?
1.2.2 生产方式与价值原则的对立:《资本论》中的四个“悖论”
1.2.3 剥削的“悖论”:剥削制度的“非正义性”之所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资本论》伦理维度的“思想前史”
2.1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影响
2.1.1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共同体伦理思想
2.1.2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社会正义理论的继承
2.2 马克思对黑格尔社会伦理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2.2.1 黑格尔伦理思想的超越性与局限性
2.2.2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黑格尔伦理逻辑
2.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伦理话语
2.3.1 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隐性逻辑及其局限
2.3.2 古典政治经济学伦理逻辑
2.3.3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伦理思想的超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劳动的陨落——《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批判
3.1 商品、货币、资本与资本伦理关系的“奠基”
3.1.1 “桌子”何以“起舞”?
3.1.2 货币的诞生与劳动的抽象
3.1.3 资本的魔术
3.2 剩余价值生产的伦理意蕴
3.2.1 绝对剩余价值的道德伦理界限
3.2.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剥削关系的新模式
3.3 资本积累与现代伦理关系的建构
3.3.1 资本积累与资本关系生产的“扩张”
3.3.2 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社会伦理关系的“原罪”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本的崛起——资本与形而上学的“共谋”
4.1 “三位一体”公式与古典政治经济学话语
4.1.1 “三位一体”公式与政治经济学的“现实话语”
4.1.2 “三位一体”公式的拜物教意识形态基础
4.2 拜物教与形而上学
4.2.1 拜物教及其神秘性质
4.2.2 劳动的“抽象化”与拜物教意识的“现实化”
4.2.3 拜物教意识形态的“形而上学”
4.3 资本形而上学与主体形而上学
4.3.1 形而上学的“现实化”
4.3.2 资本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同构性
4.3.3 主体形而上学的诞生、发展与影响
4.3.4 当代伦理思想的主体形而上学“建制”
4.3.5 资本形而上学与主体形而上学的“共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回“政治经济学批判”——“后形而上学”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5.1 《资本论》的后形而上学意蕴
5.1.1 突破现代形而上学
5.1.2 从主体间性到“实践”主体
5.2 《资本论》的伦理革命
5.2.1 《资本论》对现代“主体价值”的批判
5.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伦理革命
5.3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建构
5.3.1 卢卡奇:从“物化意识”到“阶级意识”
5.3.2 法兰克福学派:去“政治经济学批判”
5.3.3 鲍德里亚:反“政治经济学批判”
5.3.4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对现代伦理的建构
本章小结
结语:马克思留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伦理学?
参考文献
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真对待“塔克-伍德命题”——论马克思正义概念的双重结构[J]. 李义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01)
[2]《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转换[J]. 白刚. 学术月刊. 2017(12)
[3]现代性学科建制的突破与马克思哲学的存在方式[J]. 贺来.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6)
[4]辩证法的历险——从“德国观念论”到《资本论》[J]. 白刚.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5)
[5]《资本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白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6]自由个性的实现——《资本论》的自由观[J]. 白刚. 江海学刊. 2017(03)
[7]《资本论》的对象问题——阿尔都塞哲学解读的切入点[J]. 王庆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规范体系之关系[J]. 李建华. 道德与文明. 2017(02)
[9]政治美学与马克思的人学重构[J]. 张盾. 哲学研究. 2017(02)
[10]柯亨在指证马克思主义持有自我所有权观上的理论失察[J]. 林进平. 哲学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650849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资本论》伦理维度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第一章 规范伦理学与马克思伦理思想
1.1 规范伦理学“陷阱”与“元伦理学批判”
1.1.1 “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与马克思的“道德反讽”
1.1.2 马克思“道德悖论”与规范伦理学“陷阱”
1.1.3 作为一种“元伦理学批判”的马克思伦理思想
1.2 对规范伦理的“内在超越”——正义的悖论
1.2.1 “剥削是否正义”:事实批判还是价值批判?
1.2.2 生产方式与价值原则的对立:《资本论》中的四个“悖论”
1.2.3 剥削的“悖论”:剥削制度的“非正义性”之所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资本论》伦理维度的“思想前史”
2.1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影响
2.1.1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共同体伦理思想
2.1.2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社会正义理论的继承
2.2 马克思对黑格尔社会伦理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2.2.1 黑格尔伦理思想的超越性与局限性
2.2.2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黑格尔伦理逻辑
2.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伦理话语
2.3.1 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隐性逻辑及其局限
2.3.2 古典政治经济学伦理逻辑
2.3.3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伦理思想的超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劳动的陨落——《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批判
3.1 商品、货币、资本与资本伦理关系的“奠基”
3.1.1 “桌子”何以“起舞”?
3.1.2 货币的诞生与劳动的抽象
3.1.3 资本的魔术
3.2 剩余价值生产的伦理意蕴
3.2.1 绝对剩余价值的道德伦理界限
3.2.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剥削关系的新模式
3.3 资本积累与现代伦理关系的建构
3.3.1 资本积累与资本关系生产的“扩张”
3.3.2 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社会伦理关系的“原罪”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本的崛起——资本与形而上学的“共谋”
4.1 “三位一体”公式与古典政治经济学话语
4.1.1 “三位一体”公式与政治经济学的“现实话语”
4.1.2 “三位一体”公式的拜物教意识形态基础
4.2 拜物教与形而上学
4.2.1 拜物教及其神秘性质
4.2.2 劳动的“抽象化”与拜物教意识的“现实化”
4.2.3 拜物教意识形态的“形而上学”
4.3 资本形而上学与主体形而上学
4.3.1 形而上学的“现实化”
4.3.2 资本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同构性
4.3.3 主体形而上学的诞生、发展与影响
4.3.4 当代伦理思想的主体形而上学“建制”
4.3.5 资本形而上学与主体形而上学的“共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回“政治经济学批判”——“后形而上学”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5.1 《资本论》的后形而上学意蕴
5.1.1 突破现代形而上学
5.1.2 从主体间性到“实践”主体
5.2 《资本论》的伦理革命
5.2.1 《资本论》对现代“主体价值”的批判
5.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伦理革命
5.3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建构
5.3.1 卢卡奇:从“物化意识”到“阶级意识”
5.3.2 法兰克福学派:去“政治经济学批判”
5.3.3 鲍德里亚:反“政治经济学批判”
5.3.4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对现代伦理的建构
本章小结
结语:马克思留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伦理学?
参考文献
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真对待“塔克-伍德命题”——论马克思正义概念的双重结构[J]. 李义天.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8(01)
[2]《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转换[J]. 白刚. 学术月刊. 2017(12)
[3]现代性学科建制的突破与马克思哲学的存在方式[J]. 贺来.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6)
[4]辩证法的历险——从“德国观念论”到《资本论》[J]. 白刚.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5)
[5]《资本论》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白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6]自由个性的实现——《资本论》的自由观[J]. 白刚. 江海学刊. 2017(03)
[7]《资本论》的对象问题——阿尔都塞哲学解读的切入点[J]. 王庆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规范体系之关系[J]. 李建华. 道德与文明. 2017(02)
[9]政治美学与马克思的人学重构[J]. 张盾. 哲学研究. 2017(02)
[10]柯亨在指证马克思主义持有自我所有权观上的理论失察[J]. 林进平. 哲学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3650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5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