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孔子之“仁”探源

发布时间:2022-05-05 19:46
  "仁"为儒学之本,传统研究或拘泥于儒家的学术传统,或从认识论、伦理范畴等角度着眼,并存在忽视孔子之"仁"逻辑起点的不足。而从中国式思维的角度出发,基于儒家诞生的人文历史背景,另立一说以阐明孔子之"仁"的背景、生成和内涵,既有必要,也切实可行。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仁”字探源
二、孔子之“仁”的逻辑起点
    1.源于忧患意识的礼乐制度
    2.“礼”与“仪”分化
    3.殊德之“仁”与全德之“仁”
三、孔子之“仁”的逻辑结构
    1.孝悌为始, 仁体义动
    2.以仁为质, 以礼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孔子的仁礼合一说[J]. 颜炳罡.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2]“仁”字古文考辩[J]. 白奚.  中国哲学史. 2000(03)
[3]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仁学”中道德理想主义的渊源及其演变的两种趋向[J]. 周继旨.  孔子研究. 1990(04)
[4]对于孔子所讲的仁的进一步理解和体会[J]. 冯友兰.  孔子研究. 1989(03)
[5]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 张守中,郑名桢,刘来成.  文物. 1979(01)



本文编号:3650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50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c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