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道德品质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3 14:39
休谟的道德品质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独特而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西方伦理思想从传统德性论向现代规范论转型的过渡和中介环节,其历史影响深远。众所周知,休谟的道德品质思想中关于德性有用的观念构成了现代西方功利主义的基础,其正义论更是西方正义论思想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启发和影响了罗尔斯正义论的构建。本文主要以休谟《人性论》和《道德原则研究》两部著述为主,立足于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提出的四种主要德性品质原则及其次一级划分,系统论述了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他人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评价及休谟回应、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其当代启示,从而力图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证。本文首先考察了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基本理论渊源。本文认为,休谟道德品质理论直接来源于沙夫茨伯利和哈奇逊这两位苏格兰情感主义道德哲学家。休谟从沙夫茨伯利那里沿袭了“人天生就具有一种关爱他人和社会”的互助合作的仁爱情感的观点,并把仁爱作为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道德品质之一。而哈奇逊对各类道德品质的初步归类启发了休谟把其编纂为一个体系的努力。在理论基础层面,知性论为...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思想渊源
第二节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第三章 休谟关于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一节 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道德品质
第二节 对我们自己有用的道德品质
第三节 直接令自己愉悦的道德品质
第四节 直接令他人愉悦的道德品质
第五节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批评、回应及其评价
第一节 休谟在世期间对其批评的回应及对其著作的三次修改
第二节 康德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两点批评
第三节 布伦塔诺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两点批评
第四节 康德和布伦塔诺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误读
第五节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理论意义与历史影响
第五章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个体道德品质构成:神圣与世俗道德品质的可能结合
第二节 个体道德品质形塑:立足主体的德福一致
第三节 内圣如何开出外王:道德品质与制度建设的合理结合
第四节 道德品质与社会精神气质:个体与社会的互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55059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思想渊源
第二节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
第三章 休谟关于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第一节 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道德品质
第二节 对我们自己有用的道德品质
第三节 直接令自己愉悦的道德品质
第四节 直接令他人愉悦的道德品质
第五节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批评、回应及其评价
第一节 休谟在世期间对其批评的回应及对其著作的三次修改
第二节 康德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两点批评
第三节 布伦塔诺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两点批评
第四节 康德和布伦塔诺对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误读
第五节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主要理论意义与历史影响
第五章 休谟道德品质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个体道德品质构成:神圣与世俗道德品质的可能结合
第二节 个体道德品质形塑:立足主体的德福一致
第三节 内圣如何开出外王:道德品质与制度建设的合理结合
第四节 道德品质与社会精神气质:个体与社会的互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655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65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