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困境与出路—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伦理透视

发布时间:2022-12-22 19:47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存在慈善公益的元素。由此可见,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慈善事业的发展却衍生出了许多问题。因此,构建当代中国慈善公益伦理不仅是我国慈善公益事业本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维持我国社会稳定和促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当代中国慈善公益事业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慈善公益事业的伦理性质进行现代意义诠释和价值提升,贯彻集体主义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公益活动的特殊本质和基本要求,反映当代慈善公益存在的伦理问题。 本文以慈善公益事业的伦理性质为出发点,透过“伦理”的特点结合慈善公益事业分析了慈善公益事业的伦理性质,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伦理困境,阐述了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历史特点,并就此影射出来我国现代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特点,提出了针对目前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又着重论述了慈善公益事业帮助的对象——弱势群体,具体论述了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困境,以期能够得到应有的、及时的帮助。本文第一章交待了选题背景和意义、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伦理研究...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慈善公益事业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慈善公益事业研究现状
        1.2.2 国外慈善公益事业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慈善公益事业及其伦理性质
    2.1 慈善公益事业的内涵
    2.2 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与社会认同
        2.2.1 慈善公益组织的公信力
        2.2.2 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认同
    2.3 慈善公益事业的伦理性质分析
第三章 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历史发展及其伦理困境
    3.1 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3.1.1 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历史发展
        3.1.2 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特点
    3.2 我国弱势群体道德权利的现状
        3.2.1 弱势群体的概念
        3.2.2 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3.2.3 我国弱势群体的道德权利现状
    3.3 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瓶颈
        3.3.1 发展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体制性尴尬
        3.3.2 慈善公益组织缺乏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3.3.3 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法律机制还不健全
        3.3.4 组织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落后
第四章 完善与健全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道德成长机制
    4.1 责任与权利:中国慈善公益文化的再造
    4.2 引导与规范: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
        4.2.1. 加强立法监督,提供政策支持
        4.2.2. 政府监督与其他主体监督相结合
    4.3 责任与创新:健全企业承担公益责任的动力机制
        4.3.1.发挥政府职能增强企业的捐赠意识
        4.3.2 促进企业与慈善公益机构的合作
        4.3.3.设立慈善公益部门,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
    4.4 感召与升华:社会力量志愿精神的激发与培育
        4.4.1 增强公众慈善意识
        4.4.2 家庭教育中的慈善理公益念培养
        4.4.3.志愿组织与志愿精神的培育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23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723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