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应得理论子集的公平的正义——基于广义应得视角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作为应得理论子集的公平的正义——基于广义应得视角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罗尔斯 公平的正义 应得 应得的基础 合法期望 道德应得
【摘要】:罗尔斯所提出的公平的正义拒斥了应得的概念,从而背离了传统的应得正义理论。为了贯彻正义的两个原则,罗尔斯刻意拒斥应得概念而以合法期望的概念替而代之,但为此他也将承担忽略个体应得的重担。罗尔斯所拒斥的只是狭义的应得理论,从广义的应得理论来说,他的公平的正义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集而已。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罗尔斯 公平的正义 应得 应得的基础 合法期望 道德应得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从古希腊所传承下来的应得观念,在当代正义理论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不但旗帜鲜明地反对狭义的道德应得,而且对广义的应得理论也采取刻意回避的态度。在本文中,笔者将首先考察罗尔斯拒斥应得的论证,进而表明他的公平的正义非但不能回避应得,而且与应得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梅;殷世东;;农民工子女教育歧视现象与消除对策——基于社会支持主体向度的考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董凌波;冯增俊;;异地高考的难题与破解——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4年01期
3 李素梅;殷世东;;农民工子女教育歧视现象与消除对策——基于社会支持主体向度的考量[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陈伟功;;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法治思维[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崔乃文;;艾米·古特曼的公民共和传统教育辨析[J];高等教育评论;2013年00期
6 张首先;;罗尔斯原初状态的契约主义立场及其限度[J];北方论丛;2014年02期
7 田雪飞;恽晓方;史万兵;;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比较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5期
8 丁燕;;上市公司重整中股东权益调整的法律分析[J];东方论坛;2014年03期
9 刘争先;;为了美好生活: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差异与共生[J];道德与文明;2014年04期
10 孙海波;;道德难题与立法选择——法律道德主义立场及实践检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晏辉;;价值危机与文化反思[A];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尤六顺子;朱笑雪;;虚渊玄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国产动漫的人文启示[A];荆楚学术[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3 亓光;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D];吉林大学;2012年
4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5 姚得峰;当代西方审议民主理论[D];吉林大学;2012年
6 曾辉方;政府推动型现代化模式利弊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田尧;股东平等原则:本体及其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8 陈贻健;气候正义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苑银和;环境正义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汪丽丽;非正式金融法律规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琛;罗尔斯的基本自由优先论:原则与论证[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勤贤;银行个人理财领域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张滇波;两种理性范式的正义观[D];华侨大学;2011年
4 杨尚霖;前科消灭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田鸿雁;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喻白薇;美国证券储架注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范保丹;涛慕思·博格全球正义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怀财;论当代中国“回应型司法”的确立与建构[D];吉林大学;2013年
9 周_";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10 付江;汉斯·昆的全球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波吉,李小科;何谓全球正义?[J];世界哲学;2004年02期
2 聂文军;;正义的伦理:在德性与规范之间[J];哲学研究;2010年05期
3 邓丽敏;曹刚;;论正义的形态和功能[J];伦理学研究;2010年05期
4 文长春;;超越正义,回归多元生活世界[J];求是学刊;2011年04期
5 庞永红;;论J.范伯格的社会正义理论及其意义[J];伦理学研究;2012年02期
6 顾速;当代西方正义理论[J];哲学动态;1994年06期
7 胡海波;正义与正义观的哲学理解[J];教学与研究;1997年08期
8 沈晓阳;论交换的正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04期
9 郑永奎;;经济正义与人的发展的理性思考[J];世纪论评;1998年03期
10 邹海贵;;全球正义:是否可能? 何以可能?[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峰;;公平正义的理念与政府公共职能的配置[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2 杨国荣;;理解正义——正义的历史内涵与正义的超越[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雪坚;;平等地享有良好环境——我国代内正义法律原理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4 彭鹏;;制度创新:正义之维与人性之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5 丁利;;社会正义理论:豪尔绍尼与罗尔斯的比较[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俊;;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法理辨析[A];当代法学论坛(2010年第4辑)[C];2010年
7 于志葵;;创新正义理论 构建和谐社会[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詹世友;;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邱国栋;;罗尔斯正义理论对构建“和谐贵州”的启示[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第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性探析——基于罗尔斯正义第二原则的视角[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通进;作为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何怀宏;正义的原则与策略[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靳志强;正义理论的规范性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郑永奎;简论“经济正义”[N];光明日报;2001年
5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年
6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高惠珠 中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讲师 刘严宁;城市建设彰显“空间正义”[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文长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从独白到对话:动态正义观的确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臧峰宇;当代中国正义理论的建构[N];光明日报;2011年
9 刘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公平正义社会离不开公正意识的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阿玛蒂亚·森;正义与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万绍和;从古代正义到现代正义[D];浙江大学;2004年
2 肖劲草;交换正义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鹏;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徐清飞;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夏纪森;正义与德性—哈耶克与休谟的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鹤;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冲;阿格妮丝·赫勒的超越正义理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薇;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赵倩;马克思批判性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胡玉梅;论资本主义与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军垒;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旭凤;阿马蒂亚·森“平等的正义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05年
8 白晓明;柏拉图正义理论的探究[D];湖北大学;2013年
9 黄潇;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王波;从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看罗尔斯、诺齐克之争[D];吉首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4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0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