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一种基于心气论的道德哲学:王夫之的孟子学及其当代意蕴

发布时间:2017-09-02 02:04

  本文关键词:一种基于心气论的道德哲学:王夫之的孟子学及其当代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王夫之 孟子 气善 性善 性情 道心 天人共同体


【摘要】: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的《孟子说》部分着力于心性问题,抉发孟学精义。同时在此过程中发展出一种高严的道德哲学。以孟子思想为依托,王夫之驳告子,批释老,辨正程朱陆王之失,提出气无不善而情可为恶说,进而突显道心对于成性的意义。王夫之的孟子学蕴含了一种基于心气概念的道德哲学,涉及道德形上学、道德生存论、道德工夫论和道德心理学等多个层次,同时也对以下问题给出了自己独特的回答:人为什么应该是道德的?如何成为道德的人?应该道德的人何以有不道德的行为?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王夫之 孟子 气善 性善 性情 道心 天人共同体
【基金】: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作者刘梁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上海200241)。居明清之际,大儒王夫之博洽经史,出入诸子而后卓然成家。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而有“说”,评骘诸家得失。其中的《孟子说》部分尤其着力于心性问题,抉发孟学精义,在此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道德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宗华;;孟子与中国传统文化[J];哲学动态;1989年01期

2 杨千朴;;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林乐昌;;《孟子》:心性基础[J];中国研究生;2008年08期

4 辛丽丽;;善的形上学追问——孟子善恶观的道德解析[J];齐鲁学刊;2006年04期

5 吴昕春;孟子“义”观论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6 杨丽;;《孟子·告子上》的道德教育内涵[J];新课程(综合版);2009年12期

7 詹明月;孟子的仁义道德对“两课”教学的启迪[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8 陈金锋;;孟子的“养老”观[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9 胡启勇;;性善与礼法——孟子礼法思想的人性根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陈燕;;孟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德育启示[J];芒种;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云明;;论孟子的立法伦理思想[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永平;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2 林润霞;孟子个体生命价值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崔颖慧;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武静;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洁;孟子的人性善思想及其道德政治学说[D];贵州大学;2009年

6 王兆响;孟子仁义思想的伦理价值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艳梅;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田占峰;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樊艳;孟子国家治理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文倩;孟子人格修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5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75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