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20年来两岸学界关于“生死问题”的不同进路及其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02 21:03

  本文关键词:20年来两岸学界关于“生死问题”的不同进路及其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死亡哲学 死亡学 生死学 生命教育


【摘要】:生死问题构成人生的起点与终点。学界关于"生死问题"的研究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大陆学者段德智与郑晓江等分别基于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儒释道精神所做的关于"西方死亡哲学"和"中国生死智慧"的进路,在生死观探讨中,大陆学者也逐渐由生死智慧走向"生命教育";第二条线索起源于美国的"死亡学"传统,华人学者傅伟勋教授接续此"死亡学"传统并将其创造性的引向台湾学界,这便是"生死学"学科的确立。尽管大陆与台湾关于"生死学"的研究进路不同,但最终都走向"生命关怀"和"生死教育"。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死亡哲学 死亡学 生死学 生命教育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11JJD720017)
【分类号】:B821
【正文快照】: “生”与“死”作为一种现象始终与人类共始终,个体自觉不自觉中都在经历着“生死”历程。伴随着这种现象的不断重复性,人们逐渐开始思考这种现象的意义。对此种生死思考做知识学考古是困难的,因为无法追溯谁最先思考并讨论这一问题,但就流传下来的文本来看,这一问题与哲学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丽君;;死亡之下的新生——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新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3期

2 邱菊;;《聊斋志异》死亡叙事主题类型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4年01期

3 戴威;杨明贵;;从哈姆雷特复仇之延宕看人文主义理想的陷落[J];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沈德康;;死亡的起源——试析藏缅语民族的分寿岁神话与不死药神话[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9期

5 张龙;;《时时刻刻》中的死亡书写[J];安顺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曾道扬;;论《呼啸山庄》的“本真生存”[J];名作欣赏;2014年06期

7 楚苹;;亨查德之死的心理历程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8 陈鹏程;;文学与死亡关系刍议——以古代文学为例[J];名作欣赏;2015年29期

9 许晶;;菲利普·罗斯五部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楚苹;;哈代悲剧小说中的“预感性死亡”叙事研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素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芳;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赵迎华;先秦儒家生死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4 江海全;自我·他者与上帝—亨利生命现象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香书;《第二层皮》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郝二涛;论西方古典悲剧中的死亡之美[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倪晨;从《诗经》与《荷马史诗》看中西方死亡观之异同[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纪锡W,

本文编号:780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80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