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治理:道德发展进步的历史逻辑
本文关键词:道德治理:道德发展进步的历史逻辑
【摘要】:道德治理是党中央应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所提出的一项新举措。从道德的源发动力和历史进程来看,"抑恶"是道德治理之所以必要的逻辑基础,"扬善"是道德治理之所以可能的逻辑保证,"奖善惩恶"是道德治理之所以可行的逻辑依据。在必要、可能及可行的逻辑推演中,道德治理既是道德发展进步的逻辑要求,也是道德发展进步的历史要求。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道德治理 自然进程 发展进步 历史逻辑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X02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4D73)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项目(mxk03009)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一、抑恶:道德治理的逻辑基点为什么要有道德治理?对它的回答不仅涉及何为道德治理的问题,也涉及道德治理的逻辑基点问题。作为一个合成概念,道德治理的内涵容易引发两种看法:一是意指“以道德手段进行治理”,二是强调“对不道德现象进行治理”[1]。前者是把道德当作治理的方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花琦;;董仲舒体系建构对黄老学的吸收借鉴[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梁宗华;董仲舒新儒学体系与道家黄老学[J];齐鲁学刊;1999年06期
3 周宁;;董仲舒对黄老道家学说的吸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张国华;从《天人三策》到《春秋繁露》──兼论董仲舒与“黄老之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海丽;;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治理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2 陈金和;道德失范的经济根源[J];哲学动态;1997年03期
3 王曦;转型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4 陈雅丽;试论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J];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张娟;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其校正[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李光耀,刘秀芬;道德与制度紧密相关[J];冶金政工研究;2001年03期
7 王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道德失范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肖文桂;当前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9期
9 许启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八个新亮点[J];道德与文明;2002年04期
10 屠春友,尧尧;略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J];道德与文明;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伟;梁柱平;;个人行为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关于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原因的新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陈沂;;加强道德建设 提高全民族素质[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彭景阳;;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兼论大学生网络生存方式的思想和行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吴军;;侗族传统道德面临的危机与新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贺利平;;浅议新世纪我国的道德建设[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6 戴木才;;建设和谐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以道德塑形象 用诚信赢市场[A];共铸诚信——福建省企业道德建设经验汇编[C];2003年
8 蓝绍才;;加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刍议[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淑萍;;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探析[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本荣;;坚持以德治店 切实提高职工道德水准[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6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冰 鲍贞烨 梁天一;上亿人次热捧道德模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编译 王悠然;高管道德失范会导致集体信誉受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N];北京日报;2001年
4 ;道德:人类幸福的一个方面[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记者 邓荣军 谢松;全民创业离不开道德创新[N];南昌日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坚持不懈地开展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4年
7 徐珂;如何认识文艺的道德标准[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李合洲;为重奖道德模范叫好[N];济南日报;2011年
9 本报编辑部;共建道德向上人心向善的社会[N];辽宁日报;2011年
10 本报评论员;学习身边的道德模范[N];六盘水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雷结斌;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苏航;电商平台中商家信息展示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吴真文;法律与道德的界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辰旭;道德失范的制度层面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许晓芳;研究生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钟尚;道德爬坡论[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徐福赞;当前我国新闻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蒋守龙;企业仪式的伦理审视[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6 于松;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7 薛桂波;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D];东南大学;2004年
8 车艳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道德重构[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9 王立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道德的变迁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震;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与重建[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6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8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