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环境伦理学的困境反思与重建

发布时间:2017-10-03 17:46

  本文关键词:环境伦理学的困境反思与重建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伦理 自然原理 权责对等原理 环境利益最大化再生原则 环境利益平等共享原则


【摘要】:环境伦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一直是以论争的方式展开: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之争虽然催生出许多新观念和新理论,但都属于外部性探讨,因而使之陷入当前的"高原"困境。这种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有意或无意割裂、抛弃伦理学传统,使之无本;二是忽视原理的探讨和构建,使之无根。要真突围这一"高原"困境,必须重新定位环境伦理学的自身性质、内涵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着力解决"环境道德的基础何在"和"环境道德的边界何在"这两个根本问题,重新续接人类已有的伦理传统,构建环境伦理的自然原理和实践规范原则体系。具体来讲,环境伦理学必须突破人类中心论的虚妄认知,重新发现原本就存在的自然原理即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它为重新释放人类伦理传统的当代光辉奠定了本体性基石,提供了认知和方法动力。人类伦理传统即人性原理,它以生命原理为基础,以宇宙律令为指南,以自然法则为源泉,展开为道德作为或美德追求。从本质上讲,美德是求义的,所以美德追求必须遵守舍利执爱原理,其激励原则是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而道德是求利的,所以道德作为必须遵守权责对等原理,它统摄四条环境伦理法则,即环境与人共生的关联法则、环境与人相向敞开的价值生成法则、人顺性适应环境的生存法则和人向环境取予的平等成本支付法则。以此四条环境伦理法则为规范,人们在走向环境生境重建的进程中,必须做到凡事利己不损它或利己亦利它。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关键词】环境伦理 自然原理 权责对等原理 环境利益最大化再生原则 环境利益平等共享原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气候伦理研究”(14BZX100)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其国策的制定和制度的保障仅是前提,其根本却是全民启蒙与行动。为此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基础、认知启蒙和方法引导,而这些只有环境伦理学方可为之。发展环境伦理学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但要发展环境伦理学,必须突围当前的“高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2 L.汉斯,C.苏珊娜,张敦敏;环境伦理学[J];哲学译丛;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徐谷波;;企业能力的熵特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成岗;;理解现代技术问题——基于自然、社会与文化的多重维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孙显元;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6 尹晓峰;;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几种熵及其拓展简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王光炎;;结构材料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2012年01期

8 李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王素玲;;生态哲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生态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徐鑫;;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智慧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英杰;北京清代南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吾金;反思环境伦理学的一般理论前提[J];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05期

2 臧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环境伦理学建设——读《环境伦理学教程》[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10期

3 刘文霞;自然的价值与环境伦理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李培超,周俊武;也论"环境伦理学何以可能[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田树新,石峰,胡嘉滨,郭伟;环境伦理学思想与林业的再认识[J];中国林副特产;2002年01期

6 刘限,王春年;环境伦理学——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傅德田;环境伦理学中“人的预设”问题浅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8 傅德田;探究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性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季相林;环境伦理学与高新技术的相互影响[J];理论观察;2003年01期

10 戴科伟,王远,王腊春,窦贻俭;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环境;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为;;中国环境伦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浅析[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焕明;;环境伦理学:从“中心论”到“主导论”[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3 叶平;;环境伦理学走向实践的重要基地:创建绿色大学——兼汇报哈工大绿色大学建设[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宁波;徐谦;;科学伦理的几个热点问题[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敏;;环境美德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的德性伦理建构[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7 许树青;;基于环境伦理的刑法审视[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熊志红;用环境伦理学树立人类道德观[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丰年;环境伦理学的全新诠释[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王洪波;环境伦理学:“中国学派”何以可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李培超;环境伦理学需要“本土化”[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记者 高杰;中外专家深入探讨环境伦理学[N];中国环境报;2004年

6 王洪波;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环境伦理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林静;环境伦理学在中国[N];光明日报;2006年

8 余谋昌;实践性是环境伦理学的精华[N];光明日报;2004年

9 包红梅 刘兵;贵在参与和思考[N];科技日报;2006年

10 王振武 供稿;构建和谐社会,反思人类生存智慧与理念[N];中国环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3 郭玲玲;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上的环境伦理学[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希艳;环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准;环境伦理学的新视点[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崔玉宾;环境伦理学思想及其评价[D];河南大学;2004年

3 闫鸿斐;利他性研究与环境伦理学[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敏;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向度[D];河南大学;2011年

5 高志友;环境伦理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王志军;环境伦理学视域下的山西煤炭资源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7 杨晓峰;美国环境伦理学研究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马玲;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环境伦理学中的主要思想的形成[D];河南大学;2010年

9 巩佳艺;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冲;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环境法的调整对象[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5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65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