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治理理论引入犯罪控制场域的价值与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08 06:07

  本文关键词:治理理论引入犯罪控制场域的价值与问题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治理理论 犯罪控制 适用价值 问题


【摘要】:治理理论代表着一种新型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其产生于特定的实践与制度背景当中,依存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以治理理论的基本意涵来观照中国犯罪控制现实,能够发现当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现状与治理理论具有契合性,现代化犯罪控制进程中的实践样态符合治理的基本精神,而且治理理论能够为中国当前的犯罪控制实践指明发展路向。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治理理论引入到中国犯罪控制场域还存在着合法性、有效性和责任性的困境,这就需要公众在观念上转变认识,国家赋予社会参与主体的合法化地位,进一步明确犯罪控制中合作网络的能力张度,建构和完善资源主体的责任机制。
[Abstract]:The theory of governance represents a new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mode, which is produced in the specific practice and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western civil society to grow. The basic meaning of governance theory on crime control Chinese reality, to fi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ance theory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agrees with the practice. State of crime control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spirit of governance, and governance theory to China current crime control practice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However, we must also be aware of the theory of governance into the Chinese crime control field has legitimacy, effectiveness and accountability dilemma, which requires the public in a sense, the state gives the legal statu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operation network of crime control ability of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ion. The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of the resource subjec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治理视域下的犯罪控制”(项目编号:20101060103000011)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治理理论与犯罪控制”(批准号:2011JYTE03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源起于西方的治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一时间引起中国学者的强烈兴趣,他们将“治理”与“国家与社会”理论范式相结合,对转型期的中国政治改革路径、公共事务管理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由于犯罪控制关涉公共安全与秩序,属于公共事务管理范畴,而且中国现实的犯罪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肖孝毛;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托尼·麦克格鲁,陈家刚;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3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4 唐贤兴;;中国治理困境下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运动式执法”的一种解释[J];探索与争鸣;2009年02期

5 沈承诚,左兵团;西方治理理论引入的社会条件分析[J];行政论坛;2005年05期

6 郁建兴;王诗宗;;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J];哲学研究;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富良,刘书英;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河南省Z县村支书、村主任现状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萃萃;刘宏杰;;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张义忠;;《行政许可法》的善治理念与制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刘箴;论新时期我国公共决策中的公众政治参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金家厚,吴新叶;社区治理:对“社区失灵”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闫东;;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历史评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雷岁江;孙荣;;“村权三分,三会村治”治理机制思考——对江苏海州模式的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8 孟雷;王彦囡;李民;宋丽芬;;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农民参与[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9 吴昕春;;治理的层次及其基本内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姚宏志;;从“敢治”、“能治”到“善治”——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跃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帅学明;徐涛;;培育非政府组织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李平;余健明;;基层政府如何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4 程莹;欧丹;;潮汕地区农村治理模式探析——以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为个案[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陈生;陈依静;;地方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研究——基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案例分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雅勤;;转型时期的地方治理:困境与出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仝君;;公共治理模式在政府管理机制创新中的应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乔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郭俊梅;城市社区非政府公共组织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何丹;从组织整合到社会整合[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帅;电子政务中面向组织协作的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姜慧;柔性领导的理论构架与实现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成丽诗;论服务型政府的道德责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莎莎;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建伟;公私合作制在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2 杨和焰;公共管理视域中的第三部门:功能、优势及困境[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3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鲍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5 陈剩勇,马斌;温州民间商会:自主治理的制度分析——温州服装商会的典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2期

6 葛卫华 ,王方华;浅谈非营利组织[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7 徐勇;精乡扩镇、乡派镇治:乡级治理体制的结构性改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8 金太军,谈镇;政府失灵的对策研究[J];晋阳学刊;1998年03期

9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10 郁建兴;;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智军;警事治理:国家警事社会化的新理解[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董中保;西方治理理论对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庞兰强;;治理理论与行政主体的多元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2期

4 李颖;;非营利组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傅跃建;张应立;;论社区犯罪控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牛子宏;;从“统治”到“治理”: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转型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叶祝华;成正;;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浅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曾伟;张奎;;试论转型期我国刑事政策的应对[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9 王樝;;治理视角下的政府转型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魏崇辉;;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J];学术论坛;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明;;当前中国的警事革新与犯罪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琪;刘芳;;海洋环境管理:从管理到治理的变革——兼论海洋环境管理的网络治理模式[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素仙;;治理理论与政府管理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克;;推进民办学校跨越式发展[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晓彤;;实现可持续的小城镇建设:治理的视角[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陈崇山;;治理理论给受众参与的启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王晓丹;;治理理论对建设我国服务型政府公共治理体系的借鉴意义[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焦海涛;;竞争行为与竞争状态的分野——兼论二者在竞争法中的适用价值[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钧;;刑事政策观念解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立毅;李苹;;论和谐社会语境中的犯罪社会控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洁 肖水金;经济安全离不开犯罪控制[N];检察日报;2004年

2 康均心 焦俊峰 武汉大学法学院;“紧张的消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吴松;治理理论与重塑政府[N];学习时报;2002年

4 白涛;靠什么能拯救银行的“内朽”[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

5 鲍遂献;一部研究犯罪控制战略的力作[N];法制日报;2009年

6 彭科幻;社区:从管理走向治理[N];贵州日报;2009年

7 王名 冯玲;治理理论与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N];中国社会报;2003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郭卉;美国大学治理理论的演进对建设和谐校园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罗欣邋周庆峰;社会分层与多元化背景下的犯罪控制[N];检察日报;2008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罗成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成果[N];重庆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D];四川大学;2005年

2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李妙然;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潘彬;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与治理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冯淑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人才的业绩评价与激励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石路;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耿云;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9 陈涛;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易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变革与社会资本研究(1978~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华;西方治理理论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困境[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文蕴;社区治理的系统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3 秦雪;我国网络问政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李春;治理视野中的地方政府公共事业市场运作模式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5 蒋月锋;地方政府治理及有效型政府构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寅之;城市社区社团组织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高晓洁;治理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杨戴萍;治理视野下我国政府回应现状和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芳;治理理念下我国海洋区域管理中的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陈晨;多中心治理与我国收费公路中的政府责任[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95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95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7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