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溶剂提取法判定印泥印文形成时间的初探
本文选题:可疑文件 切入点:双溶剂提取法 出处:《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02期
【摘要】:目的通过双溶剂提取法判定印泥印文的形成时间,为判定文件的真伪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用6种不同品牌的印泥和4种纸张分别制作印泥印文的历时性样本,通过实验确定适用于双溶剂提取法判定印泥印文形成时间的弱提取剂和强提取剂;确定薄层扫描时狭缝的大小和扫描波长;绘制盖印时间与提取率的关系曲线。结果弱提取剂为50%的甲酸溶液,强提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狭缝大小为12.00mm×0.60mm,扫描波长为485nm,得到了盖印印文形成后半年内印泥提取率随印文形成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结论双溶剂提取法是判定印泥印文形成时间的一种有效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forming time of the print by double solvent extraction, so a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judg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document. Methods six different brands of printing slime and four kinds of paper were used to make the diachronic samples of the print. Through experiments, the weak extractant and strong extractant, which are suitable for determining the forming time of the print, the size of the slit and the scanning wavelength during the thin layer scanning, a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double solvent extraction. Results the weak extractant was 50% formic acid solution and the strong extractant was NN- dimethylformamide. The slit size is 12.00mm 脳 0.60mm and the scanning wavelength is 485nm. the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the extraction rate and the formation time of the print is obtained within half a yea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seal print. Conclusion the double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formation time of the print print.
【作者单位】: 中国刑警学院文检系;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
【分类号】:D918.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建同;;用薄层扫描仪-双溶剂溶解提取法鉴别蓝黑钢笔墨水字迹的相对书写时间[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钱煌贵,施少培,杨旭,王小华;激光打印机打印文件形成时间的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2 宋庆芳;;紫外-可见及荧光光谱法鉴别印泥[J];广东公安科技;2005年04期
3 谢朋,李彪;粉末吸附法检验朱墨时序初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崔岚,陈强,秦书泉;利用三维立体显微镜确定印文与打印字迹形成次序[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黄建同;黑色笔迹与文件鉴定[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黄建同;;用薄层扫描仪-双溶剂溶解提取法鉴别蓝黑钢笔墨水字迹的相对书写时间[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贾晓光,袁燕谊,吴新原;民事诉讼案件中可疑文件制作方法研究[J];政法学刊;200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跃宗,石森林,吴瑾瑾;薄层扫描法测定骨刺胶囊中士的宁含量[J];中国医药导刊;2005年04期
2 黄建同;黑色笔迹与文件鉴定[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建华,王彦吉,罗国安,王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鉴别蓝色圆珠笔油墨[J];化学通报;2002年12期
4 李继民;TLC分析黑色签字笔色痕种类及形成时间的研究[J];警察技术;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云;余静;;现代分析技术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黄锐;刘柏林;孔娜;;液相色谱-相似度分析法识别蓝色圆珠笔字迹色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丽容;流氓安全软件上演疯狂用户上网谨记安全守则[N];通信信息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阿里木江·艾拜都拉;色谱法对笔中油墨种类鉴别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秀东;色谱法鉴定蓝色圆珠笔的种类[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淑媛;毛细管电泳法鉴定圆珠笔油墨[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明星;墨水老化方法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艳;红色圆珠笔油墨的鉴别与分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卢青;红色圆珠笔油墨分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惠;文件物质成分的检验及其结论的证据价值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74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67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