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犯罪侦查对策
本文选题:加工贸易 + 走私犯罪 ; 参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摘要】: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的常见手段主要包括:高报加工产品的单损耗,进口之后直接“飞 料”走私,加工过程之中串料、混料加工等。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犯罪发生于加工贸易渠道的多个环节, 境内外互相勾结,隐蔽性强,取证困难。缉私部门可以沿着保税货物流向、资金流向、单证流向等方面入 手展开证据调查,开展侦查工作,必要时进行侦查实验。
[Abstract]:The common means of smuggling in processing trade channels include: single loss of processed products, direct "flying material" smuggling after import, serial materials during processing, mixing processing and so on. The smuggling crime of processing trade channel occurs in many links of processing trade channel, colluding with each other at home and abroad, strong concealment and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evidence. Anti-smuggling departments can carry out evidence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ion and, if necessary, investigation experiments, along the flow of bonded goods, capital flows, documents flow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教育部“经济犯罪案件证据调查与运用”课题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郝宏奎;浅谈侦查模式的变革[J];人民公安;2002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小雪;;走私犯罪中概括故意的认定[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2 李晴;;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走私罪[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许文佳;井晓龙;;侦查阶段律师提前介入的相关问题[J];公安教育;2012年07期
4 杨荣华;张晨;;论我国侦查模式的现状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5 胡平;;试论走私犯罪主观方面的若干问题[J];刑法论丛;2009年04期
6 宋利红;;走私犯罪侦查研究综述[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苏州大学;2004年
2 陈磊;商业瞒骗走私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李琴;走私·缉私·中外贸易[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冰;走私罪的客观要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刚;走私犯罪案件的证据问题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曹乐;走私罪认定疑难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范玮琪;整体性治理和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5 白原;论企业管理理论在海关管理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6 万惊梦;中部地区海关深化加工贸易监管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梁文舫;加入WTO后中国海关反走私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8 吴强;走私活动对企业自身的危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方海潮;查缉船舶走私过程中造成的损失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10 朱永林;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利红;;邮寄渠道走私犯罪侦查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01期
2 李欠祥;浅谈对走私犯罪案件证据的审查[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6期
3 宋利红;徐静;;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犯罪侦查对策[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宋利红;;绕关走私犯罪侦查方法[J];中国刑事警察;2005年05期
5 凌雄,孙建伟;试论走私犯罪的犯罪心理结构、罪后心理及其团伙心理特征[J];犯罪研究;2003年05期
6 毕会涛;浅谈缉私警察如何提高办案质量[J];公安教育;2000年05期
7 ;缉私警察警务公开内容[J];中国海关;2000年06期
8 韩磊;浅谈走私犯罪案件侦查中的追缉堵截[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华洋;走私犯罪的马前卒[J];警察天地;2003年05期
10 单堂;单位走私犯罪适用法律的几点思考[J];山东法学;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宗振;;关于证据λ-合成的一个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2 金碧华;张海峰;;试论毒品走私犯罪的证据特点和收集——从海关监管的视角进行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甘应龙;谈湘兰;;证据才是事实[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4 司继伟;张庆林;;估算:来自心理学的证据[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李小波;;浅论计算机犯罪案件及其证据[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白学军;郭罡;;对人面再认两种模型的检验:来自发展研究的证据[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丁悌平;蒋少涌;田世洪;万德芳;白瑞梅;;白云鄂博矿区赋矿“白云质大理岩”成因的稳定同位素证据[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徐永毅;;浅谈证据在查处烟草违法案件中的作用[A];黑龙江省烟草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专刊[C];2004年
9 王晓;;论法哲学视野中的证明对象[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胡雨帆;;全球板块变化的古植物证据[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洪平;依法快捕快诉严厉打击走私犯罪[N];检察日报;2002年
2 车晓蕙;白领走私:入世后走私犯罪新动向[N];经济参考报;2003年
3 李犁 陈汉能;深圳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争取社会监督侧记[N];人民公安报;2002年
4 沈占明 李巍;我省首次对外籍走私犯罪被告人做出有罪判决[N];河北日报;2004年
5 记者 薛剑虹;我市召开会议部署打击走私工作[N];鸡西日报;2008年
6 关向应;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局展开“百案大倒查”[N];人民公安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蔡岩红;揭秘海关缉私警[N];法制日报;2009年
8 记者 孔繁平 卢金增;山东代表送锦旗到检察院[N];检察日报;2009年
9 记者 毛文波邋李钊;欧洲航海大会将在巴黎召开[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成占友 才志民 刘铁成;“五大措施”为雄关奠基[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磊;商业瞒骗走私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李晓霖;论股东资格确认[D];吉林大学;2008年
4 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温建辉;率性犯罪罪过情感的证明[D];湘潭大学;2009年
6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李红枫;行政处罚证据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鄢超云;朴素物理理论与儿童科学教育——促进理论与证据的协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熊志海;刑事证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剑峰;刑事庭审质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程世刚;浅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D];吉林大学;2006年
3 左红;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朱庆华;税务检查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万艳红;浅论知识产权诉讼若干问题[D];湘潭大学;2005年
6 王含冰;论免证特权制度[D];武汉大学;2005年
7 吕继东;秘密监听证据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周红霞;理科教学中科学推理的缺失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薛鹤婵;浅论口述档案的价值及其工作[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郭红怡;我国船舶碰撞案件证据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05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0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