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
本文关键词:审讯方法及其心理学原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审讯是诉讼过程中经常要面临的环节,传统的审讯方式因单纯注重对犯罪嫌疑人施加生理和心理压力,具有技术上的弊病。审讯过程是心理互动、信息交流的过程,心理学中如认知、决策、说服等理论与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该过程。在倡导"软审讯"的大背景下,探讨有心理学理论支持的认知重构法、情感接纳法、结果分析法等具体方法可以在实现公正的前提下,提高执法与司法的效率。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审讯 心理学 认知 情感 态度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联合课题“贪污贿赂案件侦查中的心理支持”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8.5;B849
【正文快照】: 目前,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执法、司法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普及。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人质危机谈判中的心理学技巧、罪犯矫正中的心理学方法等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的实战技术展现着心理学的价值。在公安、检察等机关,采用心理学方法开展审讯工作的尝试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民旺;;国际关系的前景理论[J];国际政治科学;2007年04期
2 何家弘;;从“硬审讯法”到“软审讯法”[J];人民检察;2008年17期
3 马皑;张绍刚;;犯罪人的本质属性辨析[J];政法论坛;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毅;;侦查讯问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徐晓波;方明;;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梁修;胡青梅;;安徽省高师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4 刘帆;;笨拙的吆喝与疯狂的暴露 《命运呼叫转移》中的植入式广告浅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6 盛龙飞;史振磊;;组织公民行为的生成机制及诱发策略[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张永祯;刘小文;;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机制[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8 陈艳丽;李化树;;关注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年02期
9 李文忠;杜建刚;;从众理论及其在营销领域研究发展述评[J];商业研究;2009年04期
10 陈光;;民间规范的涵义及其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J];边缘法学论坛;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大强;李军素;郑日昌;;高校教师绩效评估的心理学思考及其评估决策偏差[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2 戴钦;;网络论坛言论传播中的自我净化机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郑傲;;网络事件的形成与刻板印象——以天涯社区“六大家族”网络事件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赵杉;赵艳;;检察机关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机制的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5 陈海嵩;;国际环境立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6 李春成;;价值观与公共政策:政策分析的新领域[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秦宗文;;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困局与破解[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8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9 林秀华;;沈阳市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2010(第2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春青;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黄云峰;车间调度和谐范式与多智能体系统情智集成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苗青;基于规则聚焦的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6 周嘉南;报酬业绩敏感度与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马皑;对犯罪人本质特征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曙;刑事司法公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俩艳;探析我国民事再审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胡羽;态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树云;思想政治(品德)课视角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林雪娇;侦讯程序中的人权保障[D];湘潭大学;2010年
6 於旭初;刑讯逼供若干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8 贺忠红;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庄莉贤;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东;对职务犯罪侦查讯问法律制度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丰;张睿壮;;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辨析[J];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04期
2 钱春泰;;美国与强制外交理论[J];美国研究;2006年03期
3 陈兴良;犯罪价值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06期
4 乔纳森·默瑟;尹继武;陈高华;;人性与第一意象:国际政治中的情绪[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12期
5 陈宏;;博弈论与战略互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王登峰;崔红;;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对人格内涵及其中西方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心理学报;2006年04期
7 张春妹;邹泓;;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吉林;张小聪;张环;于靓;周仁来;;超越效价和唤醒——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2 马艳英;;80后的情感[J];大众心理学;2009年05期
3 穆涛;;稿边笔记:2011.08[J];美文(上半月);2011年08期
4 ;策划你的情感攻略[J];男生女生(金版);2002年05期
5 大爱无痕;;让情感与水为伴[J];思维与智慧;2011年03期
6 朱积聚;;情感网络[J];词刊;2011年08期
7 高文明;;不要“闲置”你的情感[J];农家女;2011年09期
8 舒非;;爱和恨[J];跨世纪(时文博览);2011年05期
9 郭艳;;有些情感别无居处[J];百姓生活;2011年08期
10 ;情感事故[J];读者(原创版);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秀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输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邓赐平;;幼儿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认知过程基础:基于PASS理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潘汛l,
本文编号:279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7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