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关于白银地区“民转刑”案件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20 01:18

  本文关键词:关于白银地区“民转刑”案件的调查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民间矛盾 刑事犯罪 防控 审判


【摘要】:多年来,笔者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发现很多因恋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诱发的刑事犯罪案件。并且此类案件在案件数量和被告人数量所占的比例及发展趋势、民间矛盾类型、犯罪诱发因素及危害后果、发案地域、犯罪主体、被害人责任等方面,均呈现出一定规律性。 通常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正常的理性的人是不会做出成本大于收益的选择,是什么促成当事人做出如此不理性的选择?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犯罪的推动力因素是什么?经过对调查结果分析,笔者认为,“民转刑”案件生成机制颇为复杂,但不良文化思潮、不合理教育体制、缺陷家庭、不良邻里关系等社会环境因素,以及犯罪个体的法律意识缺失、法律意识扭曲、法律意识严重错位,特别是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缺陷是推动民间矛盾转化成刑事犯罪的重要因素。 要实现对”民转刑”案件的有效防控:一是夯实基础,预防型控制常抓不懈;二是转变思路,疏导型控制突出重点;三是关口前移,救治型控制措施健全完善;四是职能延伸,法院既要发挥审判职能,坚持打击犯罪和化解矛盾并重;还要探索延伸服务,强调惩治犯罪和防控犯罪并重,特别是在民转刑故意杀人、伤害案件的死刑适用上,刑事审判工作人员要在依法审判基础上,正确把握形势和政策,努力追求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关键词】:民间矛盾 刑事犯罪 防控 审判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部分 调查活动的概述8-10
  • 一 调查设计8
  • (一) 调查目的8
  • (二) 调查时间8
  • (三) 调查地点8
  • (四) 调查对象8
  • (五) 调查方法8
  • 二 调查效果8-10
  •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及分析10-20
  • 一"民转刑"案件的现状及特点10-15
  • (一) 案件和被告人数量所占比例居高不下,并呈逐年小幅上升趋势11-12
  • (二) 引发刑事犯罪的民间矛盾类型丰富多样12-13
  • (三) 诱发因素简单、危害后果严重13
  • (四) 发案集中、突然13-14
  • (五) 犯罪主体呈四高两低14
  • (六) 被害人责任两头小中间大14-15
  • 二"民转刑"案件发生的原因15-20
  • (一) 社会环境因素15-17
  • (二) 个体意识因素17-18
  • (三) 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方面的因素18-20
  • 第三部分 "民转刑"案件控制20-27
  • 一 预防型控制20-22
  • (一) 清除不良文化的影响20
  • (二) 全面提高国民法律素养20-21
  • (三) 逐步提升家庭生活环境质量21
  • (四) 不断增进邻里亲和21-22
  • 二 疏导型控制22
  • (一) 应疏导的潜在犯罪人22
  • (二) 应疏导的潜在被害人22
  • 三 救治型控制22-24
  • (一) 对救治者的矫治、帮助23
  • (二)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23-24
  • 四 惩戒型控制24-27
  • (一) 强化审判职能延伸服务24-25
  • (二) 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伤害犯罪案件死刑适用25-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29
  • 致谢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2 衣永才,张忠庆,张彤;对民转刑案件的分析及对策[J];公安研究;2002年04期

3 李文玉;浅析民转刑案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检察实践;2004年01期

4 付辉;;“民转刑”命案的防控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9期

5 吉林省公安厅专题调研组;;关于对全省“民转刑”杀人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景洲;文利;梁伟;;农村“民转刑”案件增多应当引起重视[J];人民检察;2009年06期

7 阮班梅;王登汉;薛彦祝;;关于民转刑案件的调查与思考[J];人民调解;2004年08期

8 陈生Oz;孙云头;;运用“三个五”调解法 妥善化解民间纠纷[J];人民调解;2009年09期

9 王玉福 ,王恩孝;谈民间纠纷激化的概念和种类[J];山东法学;1989年01期

10 李殿峰,韩少荣;浅谈“民转刑”案件[J];山东公安丛刊;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703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03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