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基于反应时对一般犯罪倾向及风险的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8:11

  本文关键词:基于反应时对一般犯罪倾向及风险的评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一般犯罪倾向 犯罪风险 人际控制 精神病态 神经质 人际成熟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一般犯罪倾向,以及一般犯罪倾向与犯罪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犯罪风险,为监狱的管理、分类处置和矫治服务。方法:在文献法、档案法和访谈法的基础上,从叙事和观察者的视角对一个案进行了质的剖析,在此基础之上,编制了基于反应时范式的一般犯罪倾向测验项目,利用E-prime软件设计实验程序,对赣州市某监狱的147名男性罪犯进行了实验,用Lisrel、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 结论: 1.存在一般犯罪倾向,一般犯罪倾向是导致犯罪的根本原因;一般犯罪倾向由人际控制、精神病态、神经质和人际成熟水平四个维度构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人际控制维度是指个体因缺乏人际安全和信任,采用自我中心的、婴儿式的和攻击的人际控制模式的倾向水平;精神病态是指个体盲目冲动、缺乏长远目标、寻求剌激、犯罪缺乏明显可辩的理性动机,,冷血和自我中心的反社会的倾向水平;神经质是指对危险信息和恐惧体验的放大倾向以及情绪的不稳定的倾向水平;人际成熟水平是指人际分裂的知觉模式,缺乏移情能力和成熟社会技能的倾向水平。这些倾向是一般性的,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不存在专属于犯罪人的倾向。 2.一般犯罪倾向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都达到了测量学基本要求,可以作为一般犯罪倾向的评估工具。 3.一般犯罪倾向与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变量和主体变量交互作用导致了犯罪风险。原生家庭结构不完整性、家庭关系质量差与精神病态、人际成熟水平有关,会表现出更多的暴力犯罪;人际成熟水平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低,人际成熟水平越低;犯罪年龄、父母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地位与重复犯罪有关;人际成熟水平和初次犯罪年龄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是否重复犯罪和恶性犯罪,其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8.7%和63%。
【关键词】:一般犯罪倾向 犯罪风险 人际控制 精神病态 神经质 人际成熟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7-15
  • 1.1 犯罪的概念7-8
  • 1.1.1 犯罪的法学定义7
  • 1.1.2 自然犯罪的定义7-8
  • 1.2 对犯罪的认识8-10
  • 1.2.1 社会学家对犯罪的认识8-9
  • 1.2.2 心理学家对犯罪的认识9-10
  • 1.3 影响犯罪的因素10-13
  • 1.3.1 影响犯罪的生物学因素10-11
  • 1.3.2 影响犯罪的社会因素11-13
  • 1.3.3 影响犯罪的个人因素13
  • 1.4 研究意义13-15
  • 第2章 研究假设和理论构建15-27
  • 2.1 研究假设15
  • 2.2 自我概念与犯罪倾向的测量15
  • 2.3 评价维度15-19
  • 2.4 质的分析19-26
  • 2.5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项目的编制与内容26-27
  • 第3章 研究方法27-30
  • 3.1 测验效标的操作定义27
  • 3.2 研究被试27-28
  • 3.3 研究工具28-29
  • 3.3.1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28-29
  • 3.3.2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29
  • 3.4 数据处理29-30
  • 第4章 研究结果30-43
  • 4.1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的编制30-31
  • 4.1.1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项目的相对反应时分析30-31
  • 4.2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的信度、效度分析31-34
  • 4.2.1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的信度31
  • 4.2.2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的效度31-34
  • 4.3 一般犯罪倾向上的差异分析34-37
  • 4.3.1 一般犯罪倾向描述分析34
  • 4.3.2 一般犯罪倾向在人口学特征变量上的差异分析34-37
  • 4.4 影响犯罪的相关因素的数据分析37-40
  • 4.5 累犯一般资料分析40-42
  • 4.5.1 初次出监年龄40-41
  • 4.5.2 再犯年龄41
  • 4.5.3 犯罪类型41
  • 4.5.4 初次出监后学习工作情况41-42
  • 4.5.5 再次犯罪被判刑期42
  • 4.6 犯罪风险分析42-43
  • 第5章 讨论43-47
  • 5.1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的信度43
  • 5.2 一般犯罪倾向测验的效度43
  • 5.3 一般犯罪倾向43-44
  • 5.3.1 一般犯罪倾向的总体情况43
  • 5.3.2 一般犯罪倾向的年龄差异43-44
  • 5.3.3 一般犯罪倾向的家庭结构差异44
  • 5.3.4 一般犯罪倾向的文化程度差异44
  • 5.4 社会因素及人口学特征因素与犯罪44-47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47-48
  • 第7章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52-55
  • 附录一:一般犯罪倾向测验52-53
  • 附录二:一般资料调查问卷53-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运福;耿德勤;宋胜尊;徐建;;重刑罪犯的人格特征分析[J];法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2 马粉兰;;重新犯罪与初次犯罪人员的人格特征对比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3 曾峗;;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前重新犯罪风险预测研究[J];法学评论;2011年06期

4 宋胜尊;章恩友;傅小兰;;重新犯罪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王成奎;童辉杰;;暴力风险评估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0期

6 刘柳;关慕桢;刘旭峰;苗丹民;;暴力危险性评估问卷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7 云祥;李小平;杨建伟;;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J];心理研究;2009年01期

8 李永亚;刘旭刚;徐杏元;;性犯罪人重新犯罪的风险因素及其社区监控[J];中国性科学;2011年11期

9 叶茂林;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10 蔡华俭,杨治良;内隐自尊的稳定性——成败操纵对内隐自尊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东民;加罗法洛自然犯罪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王勇;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于浩;监狱改造与重新犯罪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周新静;犯罪人员人格特征问卷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彬;成年男性累犯重新犯罪行为相关心理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肖辉馨;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的发生机制初探[D];山东大学;2008年

7 洪霞;青少年暴力犯罪倾向人格评估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2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52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