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16:45

  本文选题:新的社会阶层 切入点:统一战线 出处:《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新的社会阶层是随着改革开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生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时刻关注新的社会阶层的新变化、新特点,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专门研究新的社会阶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便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统一战线工作,切实提高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实效性。并且,根据新的社会阶层发展现状,把新媒体从业人员纳入到新的社会阶层范围内,重新科学界定新的社会阶层包含对象,以更好地服务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新的社会阶层及其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服务好新的社会阶层的坚强决心。通过对阶级、阶层概念的阐述,科学认识社会阶层理论和新的社会阶层。并且,从马克思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出发,寻求开展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在学术界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十八大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的变化发展,以及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独特优势作用,领会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时代内涵。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新的社会阶层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新的社会阶层来源广数量多、流动性自主性强、内部构成差异大等特点,提出对新的社会阶层开展统战工作的新要求。同时,新的社会阶层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内部结构的变化,也给当今社会的统战工作提出巨大挑战。根据十八大以来新的社会阶层在社会发展中的优势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寻找开展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并且,根据党中央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新变化,寻找服务新的社会阶层的具体实践路径。
[Abstract]:The new social stratum is a new force born and developed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an important constructor of the socialist cause. Since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always paid attention to the new changes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social stratu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 new social stratum work bureau has been set up to study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new social strata in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carry out timely targeted United front work.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nited front work of the new social stratum. Moreov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ocial class, the new media practitioner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new social stratum scope, and the new social stratum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defined as the inclusion object. To better serve this special social group. This fully demonstrates the great importance attached b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o the new social class and its United front work, as well as its strong determination to serve the new social stratum well, and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lass and stratum.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stratum theory and the new social stratum. Moreover, starting from the Marxist social class theory and the Sinicized Marxist class stratum theory, Seek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United front work of the new social strata. On the basis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the new social strat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 should re-examine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new social strata since the 18 Congress. And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in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ra of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United front work of the new social strata. Since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new social stratu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social stratum, such as large number of sources, strong mobility and autonomy, and great difference in internal composition,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new social stratum to carry out United front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the new social strata, 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lso pose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today's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social strata in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18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new changes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s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of the United front, the concrete practical ways to serve the new social strata are sough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贫富差距与当代中国阶层关系[J];内蒙古宣传;2000年05期

2 青连斌;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是我国现阶段阶层关系的主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06期

3 樊平;关注农村阶层关系的新变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09期

4 樊平;;当代中国阶层关系的新特点[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刘军;张志胜;;论构建和谐阶层关系[J];行政与法;2006年08期

6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 推动和实现全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J];党建研究;2006年09期

7 周晨虹;;近年来关于阶层关系问题的研究述评[J];唯实;2007年02期

8 何蕊蕊;;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变迁与失衡[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2期

9 马用浩;;和谐阶层关系何以可能[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5期

10 杨波;;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发展的文化协调机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传伟;;适应阶层变化 创新社会管理 提升维护社会和谐能力[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进田;;阶层和谐与社会正义[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凤华;新时期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研究列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N];科技日报;2007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陆学艺;让阶层关系更加和谐[N];北京日报;2008年

3 陆学艺;让阶层关系更加和谐[N];鞍山日报 ;2008年

4 记者 彭莉;市工商联系统:促进各阶层关系和谐[N];闽西日报;2010年

5 樊平;关注农村阶层关系的新变化[N];中国社会报;2006年

6 郭伟;对新的社会阶层问题的探讨[N];新乡日报;2007年

7 本报赴京记者 孙博;拓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渠道[N];各界导报;2008年

8 钟德彪邋陈俊雄;团结新的社会阶层凝聚发展力量[N];闽西日报;2008年

9 特约嘉宾 李春玲 青连斌 陈光金 本期《话题·焦点论坛》主持人 李庆英;社会阶层划分一个议论纷纷的话题[N];北京日报;2002年

10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所 社会管理研究中心 高勇;协调阶层关系,是社会政策的调整重心[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军;阶层文化的冲突与整合[D];复旦大学;2008年

2 周春燕;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与社会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郭永昌;上海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姚俭建;财富与身份:华村准中产阶层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5 吴德帅;阶层和谐视阈下的社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雪;偏移与归属:中产阶层主观阶层认同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邹璐澧;阶层和谐视域下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杜姣;中国发达地区农村阶层关系的建构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通;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5 杨华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促进阶层和谐的实践及其基本经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晨行;现象与态势: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6年

7 邵红蕊;我国社会转型期青年阶层固化与政治稳定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朱旭旭;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社会阶层统一战线工作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9 曹维斯;上海中产阶层的媒介素养与阶层身份自我认同[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戴德超;当代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66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566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