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主流思维、主流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互构战略
本文选题:新常态 + 主流思维 ; 参考:《学术论坛》2017年03期
【摘要】:新常态下打造主流思维、主流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互构战略,一要弄清楚新常态下三者互构的必然性、基本理路及战略意义;二要理性分析和对待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分化趋势和分离现象,正视三者相互制约的现实困境,以此作为互构的逻辑起点;三要以现实困境为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准则,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探索三者互构的现实路径。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to build the mainstream thinking,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an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to construct each other strategy, first, to find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three mutu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the basic road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is to rationally analyze and treat the objective differentiation trend and separation phenomenon between the three, to face up to the realistic dilemma of the three constraints, to take thi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mutual construction, and third, to take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ak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s the criterion, taking the "four all-round" strategic layout as the guidance, taking the Marxist standpoint and method as the guidance, and taking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them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listic path of the three mutual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科研资助基金“主流思维与主流话语视野下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XJ201424)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梦视域中的习近平世界责任思想研究”(SK2016A047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研究”(AHSKHQ2016D03)
【分类号】:D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储著源;;论中国共产党思维变迁的战略意义[J];榆林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霍小光;王骏勇;;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储著源;;新常态下主流思维、主流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互构战略[J];学术论坛;2017年03期
2 储著源;;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若干问题的范式诠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潇潇;王海锋;;启蒙的中国命运:历程及其反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小江;;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的互释、互构何以可行[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9期
2 王小江;;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的互释、互构何以可为[J];河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陈秋虹;;技术与社会的互构——以信息通讯技术在商村社会的应用为例[J];青年研究;2011年01期
4 李丹丹;黄帅;;社会互构理论下关于构建和谐民主关系的探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妙琴;;试论“麻”与苗族妇女——以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切冲苗寨为例[J];民族论坛;2010年04期
6 胡杰成;;农民工与社会结构的互构——以农民工就业为例的分析[J];兰州学刊;2012年06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钊;个人社会互构谐变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静;新媒体时代下不同主体话语间的多元互构[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2 朱灵艳;“家”与“户”的互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杨瑛;中国城市社会工作行政性与专业性的互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黄哲;消费视域下的生产与生活互构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4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04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