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我国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31 13:03
【摘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服务压力的重要手段。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养老服务的数量缺口基本上已经填补,但是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大。养老服务业的提质增效,首先必须满足老年顾客的要求;与此同时养老服务机构必须获得自身的发展和应有的效益,如果不能满足老年顾客的需要,这些也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更好地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出养老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因此,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必须提高养老服务的最低标准,同时坚持养老服务实行优质优价,还要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养老服务产业之间的部分交融性和交叉性,实现融合式共享发展。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old-age servi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f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11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he gap in the number of old-age services has been basically filled, but the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of the old-age service are still larg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old-age service industry, we must fir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lderly custom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old-age service institutions must obtain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due benefits, if they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customers, These will not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wo are complementary. Only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nsion service ca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pension service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In the field of pension services, social benefits are higher than economic benefits.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old-age services, we must raise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old-age care services,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insis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high-quality pension services, and we must also strengthen the community-home pension, institutional pension and pension service industries, which are partly intermingled and intersecte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share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深圳市宝安区委党校;
【基金】:财政部国家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的资助
【分类号】:D66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显凯;杨洋;那娜;;养老服务机构卫生管理制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年01期

2 戴维;铃木博志;长谷川直树;;北京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理由及位置选择的初探——关于合理布局建设养老服务机构[J];城市规划;2012年09期

3 雷敏;;海南:进一步规范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解析《海南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J];社会福利;2012年12期

4 刘玉法;徐志仁;;加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监管[J];中国民政;2013年03期

5 耿永志;;聚类和比较视角下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6 钱国英;;养老服务机构: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J];社会福利;2010年08期

7 许林;;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政;2010年11期

8 张英;刘建国;;解析《湖北省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J];社会福利;2011年02期

9 黄加成;;新时期民办养老机构管理者素质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10 苏金林;蔡世源;屈朝霞;徐如林;;镇江市养老服务机构康复护理人员现状及需求调研[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庆传;卢国伟;郭厚全;;龙岩市城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情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2 吉文鹏;王崇斌;;地方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2年第4期(总第92期)[C];2012年

3 韩品嵋;;养老服务机构的良性运作[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5-2006)[C];2007年

4 福建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调研组;童万亨;李宗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求——全省养老服务机构调研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5 ;附件一: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6 张培君;张颖;周卡;彭嘉琳;;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分析[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7 童万亨;李宗明;陈国梁;黄永盛;林子利;陈彩登;姚皇辉;陈木霖;赵富泉;陈端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全省养老服务机构调研报告[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张大成;;汉中市汉台区养老服务机构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A];陕西老年学通讯[C];2013年

9 李建平;彭嘉琳;李邦华;;“老有所为”理念对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影响[A];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3年

10 李宗明;;以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工作规程为指导 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艺群邋实习生 吴海秀 林少雄;漳州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N];闽南日报;2007年

2 高光荣;杭州出台新政策扶持养老服务机构[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岳德亮;杭州减免养老服务机构税费[N];西部时报;2007年

4 岳德亮;浙江省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徐华;达州: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N];中国老年报;2009年

6 记者 李竞立;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N];云南日报;2009年

7 YMG记者 方春明;今年起连续三年专项资金扶持养老服务机构[N];烟台日报;2009年

8 记者 郑代玉 通讯员 王宝华;垦利县在全省率先出台扶持小规模养老服务机构政策[N];东营日报;2010年

9 王一焱 整理;我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需提速[N];联合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丁兴魁;河南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管理[N];中国社会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俊宏;政府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中的作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静;鹤壁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刘雷;福州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4 徐锴;经营性养老服务机构土地获取方式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周琪;山东省肥城市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6 邓斌;民营养老服务机构行政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黄恒玲;贵州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张霖琳;沈阳市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企业化运营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郭倩;养老服务中经济资源供给博弈分析[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10 张蕾蕾;河北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15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215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