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试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中的基本范畴和特殊范畴

发布时间:2018-10-16 15:22
【摘要】: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制度体系。它包含着一系列的关系或范畴。其基本关系范畴包括:领导与参与是我国政党制度存续的前提与基础;执政与参政是政党制度运行的关键;协商与共识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合作与竞争是我国政党制度的运转形式;监督与共荣是我国政党制度健康发展的保障。除此以外,八大民主党派之间的求同存异是我国政党制度中的特殊关系范畴,是其健康发展的有益补充。求同是各参政党之间和谐共存的前提和基础,存异是各参政党之间和谐共存的关键。而这些关系或范畴之间的良性互动则全方位展现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涵。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南燕;历史文化传统对我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影响[J];前进论坛;2001年04期

2 叶战备;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J];理论界;2003年06期

3 曾昭伟,文霞;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张连月;完善我国政党制度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5 周莅华;;论我国政党制度运行的环境因素[J];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05期

6 王继宣;我国政党制度设计与运行现状的矛盾分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王大可;发挥我国政党制度优势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J];团结;2005年01期

8 向明亮;沈贞伟;;论我国政党制度调节新时期社会阶层矛盾的功能[J];甘肃农业;2006年04期

9 吴茜;;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应关注几个问题[J];四川统一战线;2006年02期

10 张培德;;正确认识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的关系 切实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瑞琨;;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理念问题[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2 李雅兴;;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与作用分析[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雁鸣;;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优势[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润堂;;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几点思考[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王付昌;;政治文明与我国政党制度的改革完善[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彭告文;;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优势[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7 倪豪梅;;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康民;秦生;;深化对我国政党制度本质和特点的认识[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浦兴祖;;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类型归属”与“理论概括”的思考[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贺东航;王旺胜;;论充分开发我国政党制度的资源——“民主监督”与“政治协商”的深化[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陕西省副省长 陈宗兴;发挥我国政党制度优势[N];人民日报;2003年

2 任文启;以改革开放精神引领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N];团结报;2009年

3 执笔 吴美华;符合国情的我国政党制度具有独特优势[N];人民日报;2009年

4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聂平平;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我国政党制度的实现形式[N];光明日报;2009年

5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 甄小英;关于增强我国政党制度包容力的几点思考[N];团结报;2008年

6 ;我国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N];贵州日报;2009年

7 李学东;浅谈我国政党制度的独创性与优越性[N];贵州政协报;2011年

8 苏晓云;江泽民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韩永;我国政党制度凸显民主协商[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蔡国雄;“和合”文化与我国政党制度[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树彬;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平;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及优势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2 田艳华;民主党派在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张侃;我国政党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D];吉林大学;2008年

4 周志火;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我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鹏博;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根生;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演化与完善[D];新疆大学;2008年

7 杨永光;我国政党制度规范体系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8 陈大伟;政党关系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晓斌;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党关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10 马晓飞;委任制下香港特区政府与建制派政党关系探析[D];深圳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274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274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