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南宁市万秀村新生代农民工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2 21:22
【摘要】:在国家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背景下,公民参与作为协商民主的核心问题受到社会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庞大,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平等意识和权力意识逐渐萌发,必将成为城市中公民参与的重要主体。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参与情况不仅对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参与面临诸多阻碍。本文从政治生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参与以及公共文化生活参与三个方面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参与状态,通过对南宁市万秀村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了解到其在公民参与方面具有如下特征:政治参与态度热情与冷漠并存;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意愿觉醒而实际行动欠缺、参与层次低且内容单一、直接利益是其参与社区事务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有较高需求但公共文化生活参与度低,文化生活呈封闭状态。通过梳理和归纳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公民参与存在参与渠道不畅、参与意识不强和参与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认识行为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增强权能理论分析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公民参与的主要因素,即政策体制限制、社会环境限制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的限制。主张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参与问题纳入社会工作的专业视野,尝试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模式和技巧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有效的公民参与,并就个案、小组、社区和社会行政工作方法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突破环境限制方面的运用策略展开阐述。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perfecting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system and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citizen participation as the core issue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society and academic circle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backbone to promote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y are eager to integrate into the city life, the sense of equality and power gradually germinated, and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city.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not on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ir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due to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aces many obstacl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statu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three aspects of political life participation, social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cultural life participation,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in Wanxiu Village, Nanning City. It is understood that it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enthusiasm and apathy coexist in the attitud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the community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awakening but the actual action is deficient, the participation level is low and the content is single, the direct benefit is its main driving forc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mmunity affairs;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a high demand fo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but the participation of public cultural life is low, and cultural life is closed. Through combing and summing up, it is found that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the problems of poor participation channels, weak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sufficient participation abilit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applies the ecosystem theory of social work, cognitive behavior theory, social support theory and empowerment theory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at is, the restriction of policy system. Social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ir own factors. Proposing to bring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the professional field of social work, trying to apply the social work methods, models and technique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on the case, the group, The methods of community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in help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strengthen their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participate, and break through the environmental restrictions are expounded.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12.6;D62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2期

3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4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6 蔡亚林;赵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经济;2007年08期

7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年03期

8 李建荣;;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J];兵团工运;2007年08期

9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10期

10 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肖红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闫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供需分析及提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2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徐方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428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2428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a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