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向度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向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向度涉及人的交往活动和人的认识活动两大方面。前者主要包括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和世界历史的研究,后者则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和哲学史的研究。而文明史的研究可以将上述两大向度最有效地结合起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多向度,意味着从业者必须努力拓展学术视野,积极建构更为宏大、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使自己在理解和解释复杂的国际关系事实时具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历史向度 人的交往活动 人的认识活动 文明史 理论研究 国际关系史 世界历史 政治思想史 多向度
【分类号】:D80
【正文快照】: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历史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已有不少学者专文论述。“!但对历史探讨的内容,以往的论述一般仅局限于国际关系史的范畴。本文认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历史探讨,涉及的内容远比国际关系史丰富得多。鉴于“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志强;国际关系研究视角中的世界史[J];史学集刊;2003年04期
2 秦治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历史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3期
3 时殷弘;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理解[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漆丹;;我国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的法律效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余慧阳;郁琳;;文艺复兴与近代民法理念的孕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冯正强;当代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新体系及其作用机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杨金土 ,孟广平 ,严雪怡;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5期
5 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2 马丽娜;科技投资项目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庆;哈耶克自由经济、社会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东;汤斌理学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王岳;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的价值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余文华;新社会阶层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影响初探[D];湖南大学;2007年
4 万力;基于产权理论的审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谢晓军;校本课程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李彰玲;繁华梦续六十年[D];同济大学;2008年
7 黄熙雯;现状、延展、未来[D];厦门大学;2007年
8 苏磊;物流企业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9 阎占芳;“两个务必”思想与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修yN;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绍发;;评:尤·库库尔卡:《国际关系理论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05期
2 Г.Χ.沙赫纳扎罗夫;张连瀛;;政治学和苏联的政治学[J];世界哲学;1983年02期
3 S.约维奇 ,文兵;评《国际关系中的武力和实力》[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8期
4 张之芮;;国际关系史研究对象的再探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5 J.库库尔卡,杨淑珩;国际关系学的概念、对象和范围[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6期
6 章亚航;;国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问题》一书[J];政治学研究;1985年02期
7 宁骚;论国际关系中的均势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8 朱明权;;西方学者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8期
9 田志立;国际关系理论讨论会观点综述[J];理论前沿;1987年06期
10 钱榆圭;国外经济学家谈非洲经济问题(一)[J];西亚非洲;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倪建平;;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理论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2 王书道;;当代世界价值冲突的实质与根源[A];中日价值哲学新探论文集[C];2004年
3 赵国辉;;从地缘政治学视角看黄遵宪中日联盟外交策略[A];黄遵宪研究新论——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金应忠;倪世雄;;和谐世界:哲学、理念与现实[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陈玉聃;;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继承还是误解?[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6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之佳;中国环境外交的历程[N];中国环境报;2000年
2 姚树忠;一个全新的视角[N];学习时报;2000年
3 赵梅;世纪反思[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本报驻伦敦记者 张晓;美欧关系 从盟友到竞争者[N];光明日报;2001年
5 范文;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N];学习时报;2001年
6 王逸舟;一套值得推荐的译丛[N];光明日报;2002年
7 梁守德;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李景治;介绍与评析相结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笑飞;科学方法与人文视角结合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何忠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茂明;欧洲联盟国际行为能力研究:一种建构主义视角[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龙向阳;世界体系中的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一种历史的分析与反思[D];暨南大学;2003年
5 刘志云;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苗红妮;国际社会理论与英国学派的发展[D];外交学院;2005年
7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孔庆茵;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沈逸;开放、控制与合作: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国强;实事求是中介的三重向度[D];郑州大学;2000年
2 胡长栓;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吴功荣;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理想成分与现实因素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王珏;《权力与相互依存》的理论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5 辛本健;肯尼斯·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6 商聪;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与国际社会学说[D];外交学院;2002年
7 王琰;美国如何深陷越南战争泥潭[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锐玲;伍德罗·威尔逊理想主义学说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9 李继东;卡尔·多伊奇的科学行为主义评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10 戴路;论均势理论及其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本文关键词: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向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7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