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张家港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4:04

  本文关键词:张家港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代表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因此,全力推动城市在社区治理方面能力建设,是21世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现代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机会。通过大力发展社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创新了社会治理方式,同时也加快了城市信息化进程。社区信息化在政府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两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信息化一方面延伸和拓展了电子政务,使其在社区基层中得以落脚,辅助社区完成基层行政管理职能;另一方面作为接口使电子商务与社区联通,进而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以预见的是,社区信息化将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择苏州张家港市为对象进行社区信息化建设研究,对于当前形势下县域社区信息化及管理服务创新具有重要实践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分析张家港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社区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优化的情况,总结张家港市社区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通过分析梳理进一步明确社区居民对于信息化的具体需求。接下来以几个典型城市为例,分析其推进社区信息化,满足精细化管理和居民信息需求的具体做法。通过对比研究,总结概括其共性的经验,从综合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的构建思路以及制度保障举措两大方面提出张家港社区信息化建设未来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张家港市社区信息化应用环境已初步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和系统平台建设有效促进了社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社区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2)目前社区信息化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和部门分隔的现象,在全市层面上整体推进的态势尚未形成,社区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充分开发利用有待加强。(3)从搭建统一的社区综合信息平台入手,结合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政策及资金保障以及推动多方参与等多方面举措,推进张家港社区信息化建设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区信息化 社区 社区信息平台 张家港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2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12-14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14
  • 1.4 研究思路14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14-16
  • 1.5.1 研究方法14-15
  • 1.5.2 可能的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社区信息化建设理论基础16-20
  • 2.1 社区的界定16
  • 2.2 社区信息化的内涵及特征16-17
  • 2.2.1 社区信息化的内涵16
  • 2.2.2 社区信息化的特征16-17
  • 2.3 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17-18
  • 2.4 社区信息化建设主体18
  • 2.5 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18-20
  • 2.5.1 以电子政务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模式18
  • 2.5.2 以公众服务为核心的模式18-19
  • 2.5.3 社区信息平台加应用推广模式19-20
  • 第三章 张家港社区信息化现状分析20-28
  • 3.1 张家港社区发展概况20
  • 3.2 社区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20-21
  • 3.3 张家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21-22
  • 3.4 张家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成效22-25
  • 3.4.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2-23
  • 3.4.2 应用成效日益显著23-25
  • 3.5 面临的问题25-26
  • 3.5.1 缺乏统筹设计,信息化辅助决策存在不足25
  • 3.5.2 缺乏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资源利用率低25
  • 3.5.3 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5-26
  • 3.5.4 管理人才不足,工作人员信息化素质有待提高26
  • 3.6 成因分析26-28
  • 3.6.1 对社区信息化的理解存在误区26
  • 3.6.2 信息共享意识薄弱26-27
  • 3.6.3 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脱节27
  • 3.6.4 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27-28
  • 第四章 国内典型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实践与启示28-32
  • 4.1 国内典型城市社区信息化案例分析28-30
  • 4.1.1 上海市宝山区:三个“中心”28
  • 4.1.2 广州市越秀区:“综合服务、就近服务、主动服务”28-29
  • 4.1.3 宁波市海曙区: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29
  • 4.1.4 天津滨海新区:新型社会服务管理模式29-30
  • 4.2 借鉴与启示30-32
  • 第五章 张家港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建议32-38
  • 5.1 总体思路、原则与关键点32-35
  • 5.1.1 总体思路32-34
  • 5.1.2 原则34-35
  • 5.1.3 关键点35
  • 5.2 对策建议35-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 作者简介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竹红;;和谐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嘉兴模式”[J];信息化建设;2007年11期

2 邹凯;龚子英;;基于社区信息化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08年04期

3 ;社区信息化建设要做到“四统一”[J];中国民政;2009年01期

4 程时林;;构建农村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平台——广州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7期

5 朱新煜;;创新模式 持续探索 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J];江苏通信;2009年04期

6 张祺;;哈尔滨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1期

7 张颖;;中国城市社区信息化系统的典型架构[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3期

8 吴元升;;我国城乡社区信息化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9 李娟;张新霞;;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J];沧桑;2010年10期

10 徐锋;程永强;郭婷;;社区信息化对新时期社区“社会网络”重构的促进——论信息化和社会和谐的关系[J];中国信息界;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苏社区信息化迈入新阶段[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2 柳海宁;;和谐社区建设的“苏州之路”[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3 邹凯;杨柱;马葛生;谢振华;;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的社区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二卷)[C];2010年

4 朱琳;;上海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以卢湾区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建武 虞烈东;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经营社区稳步推进[N];中国社会报;2003年

2 记者 旷健;我区社区信息化建设晨曦初显[N];新疆日报(汉);2004年

3 王金祥;社区信息化需要投资主体多元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4 张静;六组标准规范社区信息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记者  顾瑾 通讯员  钱乘;杭州电信社区信息化建设结硕果[N];人民邮电;2006年

6 本版编辑 姜力 窦玉沛;社区信息化建设8问[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剑;社区信息化推进现代生活新模式[N];通信信息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余祖江;姜奇平:社区信息化建设要以人为本[N];通信信息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智江;新标准推进社区信息化发展[N];通信信息报;2007年

10 张颖洁;上海社区信息化惠及百姓蕴藏商机[N];通信信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炜;上海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蒋英;上海市社区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薄欣;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许咏华;南宁市社区信息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5 程小飞;安徽省社区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年

6 齐峰;张家港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毅;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8 冯骞;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艾华丽;我国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锐丽;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模式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张家港市社区信息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80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