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态范式的中国经验验证 ————以陕西省雾霾污染为例
发布时间:2023-08-15 18:25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与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人类行为对环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社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上述问题,邓拉普和卡顿指出传统社会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取向,忽视环境因素对社会事实的影响,无法解释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一种研究社会发展与环境的新范式——新生态范式,主张人类不能因文化和技术等特征而免受生态规律和环境影响,在对社会事实、社会现象及人的社会行为的解释过程中需要引入环境因素。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基于陕西省有关统计数据,将陕西省作为中国经验的一个缩影,旨在对新生态范式进行中国经验验证,并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雾霾源解析、雾霾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和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生态范式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进行研究;其次,以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模型)为基础,对陕西省雾霾污染的社会成因进行理论模型建构和实证研究设计;再次,利用有关统计数据,对陕西省雾霾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特征进行描述,并根据陕西省雾霾污染的实际状况,把气象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引入人口、财富、技术、城市绿化...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依据
1.3.1 理论依据
1.3.2 技术依据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已有研究评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生态范式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2.1 新生态范式的理论演变
2.1.1 新生态范式的提出
2.1.2 新生态范式的不足之处与修正
2.2 新生态范式研究方法的应用
2.2.1 对NEP量表信度和效度的认可
2.2.2 对NEP量表测量维度的争议
2.2.3 对NEP量表适用范围的评估
2.3 新生态范式对其他理论的改进与发展
2.3.1 对POET模型、IPAT等式的改进
2.3.2 STIRPAT模型的发展
第三章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3.1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理论模型构建
3.2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实证研究设计
3.2.1 变量选取
3.2.2 各变量的操作化
3.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四章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实证分析
4.1 陕西省雾霾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4.1.1 陕西省雾霾污染现状
4.1.2 陕西省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4.2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实证研究结果
第五章 新生态范式的解释力评析
5.1 新生态范式对陕西省雾霾污染的现实解释力
5.1.1 “社会化”的环境变量
5.1.2 自然变量与社会变量的融合
5.1.3 STIRPAT模型的驱动因素分析及应用
5.1.4 新生态范式与STIRPAT模型的修正与拓展
5.2 新生态范式的价值判断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6.1 基本结论
6.1.1 陕西省雾霾污染的主要社会成因
6.1.2 新生态范式对中国经验具有解释力
6.1.3 新生态范式仍需发展理论与创新方法
6.2 政策建议
6.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发展与雾霾治理平衡机制
6.2.2 依靠技术创新升级,治理雾霾,科技先行
6.2.3 培育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全民绿色生活方式
6.3 研究反思
6.3.1 本文还需继续探讨和拓展的地方
6.3.2 新生态范式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42040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依据
1.3.1 理论依据
1.3.2 技术依据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已有研究评述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生态范式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2.1 新生态范式的理论演变
2.1.1 新生态范式的提出
2.1.2 新生态范式的不足之处与修正
2.2 新生态范式研究方法的应用
2.2.1 对NEP量表信度和效度的认可
2.2.2 对NEP量表测量维度的争议
2.2.3 对NEP量表适用范围的评估
2.3 新生态范式对其他理论的改进与发展
2.3.1 对POET模型、IPAT等式的改进
2.3.2 STIRPAT模型的发展
第三章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3.1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理论模型构建
3.2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实证研究设计
3.2.1 变量选取
3.2.2 各变量的操作化
3.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四章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实证分析
4.1 陕西省雾霾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4.1.1 陕西省雾霾污染现状
4.1.2 陕西省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特征分析
4.2 陕西省雾霾污染社会成因的实证研究结果
第五章 新生态范式的解释力评析
5.1 新生态范式对陕西省雾霾污染的现实解释力
5.1.1 “社会化”的环境变量
5.1.2 自然变量与社会变量的融合
5.1.3 STIRPAT模型的驱动因素分析及应用
5.1.4 新生态范式与STIRPAT模型的修正与拓展
5.2 新生态范式的价值判断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6.1 基本结论
6.1.1 陕西省雾霾污染的主要社会成因
6.1.2 新生态范式对中国经验具有解释力
6.1.3 新生态范式仍需发展理论与创新方法
6.2 政策建议
6.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社会发展与雾霾治理平衡机制
6.2.2 依靠技术创新升级,治理雾霾,科技先行
6.2.3 培育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全民绿色生活方式
6.3 研究反思
6.3.1 本文还需继续探讨和拓展的地方
6.3.2 新生态范式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42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84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