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苏联模式的实质和时空性反思

发布时间:2017-08-16 23:14

  本文关键词:苏联模式的实质和时空性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布尔什维克 马克思主义 时空性


【摘要】:苏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就一直纠结于理想中的先进与现实中的落后这一矛盾之中。为了解决发展的难题,布尔什维克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苏俄的现实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用这些目标作为判定社会发展先进与否的标准,到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苏联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既与俄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有关又与苏俄当时的客观环境有联系,既存在主观上的推动因素又是当时客观上的需要。但是,苏联模式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而正是这种反差淹没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 布尔什维克 马克思主义 时空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思潮研究”(项目编号:12AGJ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51.2
【正文快照】: 时光又过去1/4个世纪,当今天回首苏东剧变时,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形成了这样的共识:那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逐渐僵化的苏联模式的失败。苏联模式曾有过耀眼的辉煌——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展到欧亚十几个国家,地域占据了地球陆地面积的将近一半。可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凡;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1期

2 俞良早;研究苏联模式问题必须系统化和深刻化——读《苏联模式的兴衰》[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02期

3 张有军,赵常伟;苏联模式的衰落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4 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J];江汉论坛;2007年11期

5 王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根本否定[J];探索与争鸣;2007年12期

6 黄志雄;;在与苏联模式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J];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谢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9年08期

8 孙忠良;;危机背景下中国模式与苏联模式的比较[J];理论观察;2009年06期

9 任志坤;;对苏联模式合理性的一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龙闪;;俄罗斯如何克服苏联模式失败的后果?[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蔡金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A];纪念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集[C];2000年

3 孔寒冰;项佐涛;;苏联模式的特征及其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关系[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谢海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模式”:两种话语解读之差异[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长鑫;;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郭欣根;;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定义,内涵和内容[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7 朱可辛;;发展中的“中国模式”[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金新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何云波;;苏联模式与中国文论话语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沈杰;;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A];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原副主任 肖枫;坚持对“苏联模式”的科学定位[N];北京日报;2014年

2 潍坊市委党校 张兰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N];潍坊日报;2011年

3 范俊贞;“苏联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N];新乡日报;2008年

4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莫斯科大学教授 V.布洛夫;失败的只是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亚历山大·利洛夫 保加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保加利亚社会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马细谱 译;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解体源自内部摧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N];学习时报;2008年

7 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N];学习时报;2007年

8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杨旭;从比较视角透视中国模式[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吉力;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N];学习时报;2007年

10 南方周末记者 朱又可;中国模式是一个混合模式[N];南方周末;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邢和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张著清;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封建主义残余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外部因素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闫美娈;20世纪60年代上半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旭宏;中国模式的内涵和意义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王先伟;苏联模式与中国模式之比较分析[D];集美大学;2013年

5 王亚军;苏联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刘颖;对“苏联模式”的经济学反思[D];河北大学;2000年

7 张冰芹;建国后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宋秀娟;论苏联模式对中苏分裂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柳民哲;苏联模式与沙俄帝国模式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席卫南;中苏两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回顾与评价[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6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686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a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