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长城_中国北方长城考述
本文关键词:中国北方长城考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北方长城考述
——秦汉长城中间地段增补
【摘要】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首次国家级的专项长城资源调查行动,我们调查队主要负责凉城、卓资县和察右中旗南北线长城资源的调查。秦修万里长城,汉复缮故秦所为塞,秦汉长城是我国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地踏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凉城境内的秦汉长城的地表痕迹,填补了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中秦汉长城中间地段——凉城段的空白,此段长城向北延伸到卓资县境内,使得卓资县境内的秦汉长城也有了新发现。
【关键词】凉城 卓资县 秦汉长城 新发现
今年的七月末到九月初,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长城资源调查乌兰察布盟段、以李恩瑞为队长的调查队的田野实地踏查长城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国家级的专项长城资源调查行动(2007年—2010年)。我们调查队主要负责乌兰察布盟的凉城、卓资县、察右中旗三旗县、南北走向长城的实地踏查任务。
秦始皇时兴筑了万里长城,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积极的防御政策后,“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而且“加筑了列燧,形成了一条新的边防线。”[1]此次,我们调查队主要负责乌兰察布盟的凉城、卓资县、察右中旗三旗县境内的秦汉长城,此段长城属于秦汉长城的中间地段。[2]在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踏查活动中,我们是以李逸友老先生于2001年第1期(总第24期)在内蒙文物考古杂志上发表的《中国北方长城考述》的有关秦汉长城记载为指导,同时利用前三次文物普查的成果,以及通过对土生土长的年纪大、思维清晰老乡的走访所取得的一些数据,加之我们的实地踏查得出:李老的考述大方向是全面的、正确的,有小部分考述则稍有出入,而有些所得数据则是新的发现,进一步填补了凉城县境内没有秦汉长城的空白。[3]同时,此段长城向北延伸到卓资县境内,使得的卓资县境内秦汉长城也有了新的发现。
下面,我就将我们实地踏查过程中所取数据对李逸友老先生的《中国北方长城考述》一文中的中间地段的凉城县、卓资县境内秦汉长城的情况作一增补。
(一) 凉城县、卓资县境内秦汉长城墙体概况
新发现的凉城县、卓资县一线秦汉长城,南起位于凉城西北方向的蛮汗镇的圪林沟村西北约0.632千米处(地理坐标:东经112°17′55.90″北纬40°41′18.70″高程1467米),
[1]转引自李逸友 《中国北方长城考述》 2001年第1期(总第24期) 内蒙文物考古
[2]李逸友于2001年在《中国北方长城考述》第1期(总第24期)对秦汉长城的分段
[3]2009年,以李恩瑞为队长的调查队已对凉城县麦胡图境内的秦汉长城进行了实地踏查。
止于位于卓资县西南梨花镇的大黑山脚下土城子村西南0.77千米(地理坐标:东经112°21′15.50″北纬40°59′38.10″高程1334米)。
保存现状:墙体基本都是由黄褐土夹碎石块夯筑而成。总体保存差,顶部夯土向两侧陷落,多见于地表残存低矮的墙体。由于人们对墙体保护意识的淡薄,分布于地势平缓地区的墙体因附近居民在墙体两侧或其上开垦农田而对墙体造成了严重破坏;植树造林的需要使得人们在墙体两侧和其上都挖有树坑;禁牧的形式化,羊越禁越多,造成了对墙体的踩踏;修筑道路将长城截断,致使部分墙体地表痕迹现已完全消失。分布于地势较高处的墙体,墙体破坏人为因素小,主要是自然力的破坏,例如风雨的侵蚀、山洪的冲刷、动物洞穴、植物根系的生长对墙体造成的破坏。
详细描述:墙体走向:此段长城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共包括13段墙体,共长14755米,其中995米为现已消失的墙体。在位于凉城县蛮汗镇的圪林沟村北侧山坡之上始见有长城墙体痕迹,长城自此蜿蜒盘旋于边墙梁(俗称)山脊之上,依山势上下起伏,经后德胜村、巴安兔沟村,过磬儿山进入卓资县大榆树乡的东脑包村。长城依磬山而下过东脑包村进入一条河槽(脑包沟)、大石头沟后,墙体中断,[4]只见有距离不等的烽火台,此第一段连续墙体(共计10段)结束。
第二段连续墙体出小土城村,向东北转入另一小短的河槽(杀马沟或大东沟),河槽中的墙体现已被洪水冲毁,复上河槽北侧的山脉始又见墙体遗迹。墙体顺山势由高到低,过头道泉村,又延伸于山间丘陵之上,丘陵上的墙体因修110国道、京藏高速、铁路而被中间截断,断断续续一直到达土城子村结束(共计3段),北接李老文章中的大黑山半山腰的长城,此段长城结束。
构筑方式:该段墙体基本都是依山脊而建,以自然山脉为基础,在山脊的基础上取两侧或就近取土夯筑而成。墙体依山脊而建,所以地形起伏较大。战国长城沿途地形变化差异较少,多位于较为平缓的大山南麓或山脚下的二级台地之上,是为秦汉长城和战国长城的明显不同。夯土为土质较疏松的黄褐土,在黄土里夹碎石块夯筑而成,或者毛石干磊而成(很少)。墙体夯层约8-12厘米,墙底宽约3-6米,墙顶部宽0.8-2米,高0.2-3米。墙体的剖面呈梯形,夯层清晰,夯层厚8-12厘米。
自然与人文环境:该段墙体所处地区位于乌兰察布盟的西南方,山地地形,主要山脉有蛮汉山、磬儿山、大黑山,海拔在1700—2100米之间。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山的阳面植
[4]据当地上年岁的老人介绍:脑包沟和大石头中原也存在墙体,1919年(民国八年)发特大山洪时,墙体被冲毁了。
被稀疏,主要是分布有耐旱的杂草。山以及墙体的背阴侧植被茂密,多是野生灌木(葫臻)。
尤其可贵的是在磬儿山山脉的背阴面分布有大面积野生的白桦林,还有人工种植的成片的油松。
该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在180天左右,气温因地势较高稍偏低,降水量逐年下降,春、秋季节风沙较大,偶尔见扬沙或沙尘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均降水量近几年明显下降,当地严重缺水,以地下水为主要生产生活用水。家畜有马、牛、羊、猪、狗等;野生动物有獾、野兔、山鸡等。
沿途村子居民较少,多是留守的老人,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或变迁至周边市县居住。还出现了新的“雁行人”——农忙时回家种地,其余时间留住城县。大批的农业人口进城,使得当地的环境有了一定变化,有些地方兴起了以绿色农业为特色的旅游业,如圪林沟村等。
(二)凉城县、卓资县境内秦汉长城敌台、烽火台概况
另外,此段长城沿线内外,凡有重要的关口、视眼宽广的山巅适合瞭望的地方,还有附属设施——烽火台、敌台,共有16个敌台,31个烽火台。
保存现状:烽火台、敌台总体上保存差,其原始的形制和结构尚存,多见覆钵形的低矮的土丘。破坏因素:分布于河槽中的烽火台、敌台:这些烽火台、敌台离居民近,因村民开地、修路、取土、植树和于其上建庙而使其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再者,就是无情的山洪冲刷。分布于山上的烽火台、敌台:离开居民村有一定距离,多是放牧踩踏,有的存在人为蓄意破坏,于其上挖有大小不等的盗洞;再者,就是风雨侵蚀、动物洞穴、植物生长造成的破坏。
详细描述:敌台都是实心敌台,都是骑墙而建,都建在墙体的左侧,,距墙体约10米。底约5-8米,顶部约1-2米,高约0.5-3米,由黄褐土夹碎石块夯筑而成,自下而上有收分,夯层清晰,厚约8-12厘米。
烽火台较敌台要大,离开墙体有一定的距离,一般建在山的高处,地理位置优越,可由上烽火台远望下一个;有的则建在河槽内,或建于两侧的台地上,如脑包沟和大石头沟内。(具体经阳坡村、曹旺营村、牛路沟村、王家卜村、张家圪塔村、北坝村复入另外一条河槽大石头沟内,经坝壕子村、大井村、双脑包村、小土城村而止,以此防止骑兵由山谷进山。)[5]这些烽火台现存底部5-10米,顶部1-4.5米,高0.5-6米,夯层清晰,厚约8-12厘米。也是由黄褐土夹碎石块夯筑而成。
[5]据当地老乡介绍:此段长城墙体以前存在,后被洪水冲垮了。
这带烽火台、敌台的自然环境和墙体的自然环境相同。
(三) 结语
以上就是新发现凉城、卓资县一线秦汉长城,始于凉城县蛮汗镇圪林沟村,止于卓资县梨花镇大黑山脚下的土城村,北接为人熟知的大黑山半山腰的长城。此段长城是为了防御东面的匈奴而修建的。
在调查队的实地踏查过程中,我们于墙体、烽火台、敌台附近发现有许多残存的陶片标
本,其中包括带有纹饰的陶片、底座、颈部收口处陶片、口沿等,这些陶片很有价值,反映了制陶工艺的时代特点。根据陶片的时代特点,这些基本可以被断定为汉代残存陶片。
这段长城烽火台、敌台、墙体连成一体,互为呼应,成就了勤劳、聪明的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神话,独显农业文明风骚,长城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些新的数据也填补了以往材料上凉城县境内无秦汉长城的空白,使得卓资县境内的秦汉长城有了新的发现。
本文关键词:中国北方长城考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3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3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