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概念的理论探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6:07
本文关键词:论证概念的理论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论证 论证_1Vs论证_2 作为成果的论证Vs作为过程的论证 非形式逻辑 论证理论
【摘要】:论证历来都是逻辑学的重要关注对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逻辑学家们主要以“前提—结论”的方式来把握论证,但随着当代非形式逻辑及论证理论的兴起,对论证的理解逐渐由成果性、结构式的理解方式转变为过程化、语用性的理解方式。本文以当代非形式逻辑及论证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为背景,较为详尽地考察了传统逻辑与现代形式逻辑的论证概念,以及当代非形式逻辑及论证理论的论证概念,分析了传统论证概念的形式化本质及其理论困难;同时梳理了语用学转向下当代论证概念的理论脉络,并进而对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论证理论、非形式逻辑等的学科合法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在引论中,,作者首先对九十年代中国逻辑学界围绕《普通逻辑》论证概念展开的争论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然后对日常话语中的论证实践及“论证”一词的多重意义给予了必要的梳理与澄清,并在此基础上交待本文的主旨及思路。 第一章集中考察了传统逻辑与现代形式逻辑为代表的传统论证概念。基于对苏珊·哈克、柯比以及《普通逻辑》的论证概念的分析,初步勾勒了传统论证概念的结构化、形式化的基本特征及其难于和证明、解释划清界限的理论困境,进而阐明了传统论证概念受有效性束缚、形式化范式主导的内在实质。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以非形式逻辑及论证理论为代表的当代论证概念。在简要介绍了拉尔夫·约翰逊、沃尔顿、威拉德、吉尔伯特、雅各布等人的论证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在语用学转向的影响下,论证研究从对论证的规范性关注到描述性关注,以及从作为成果的论证到作为过程的论证的范式转换,进而以“论证_1 Vs 论证_2”和“成果性论证 Vs 过程性论证”的分析框架,初步梳理了当代论证理论发展中以论辩和争论来解读论证概念的理论脉络。 第三章尝试对语用学转向下的当代论证理论在论证概念的界定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给予反思。一方面对以论辩和争论为语用背景来界定论证概念的合理性作了更深入的考察,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语用学理论阐明了论证概念的当代理解偏重语用背景及论证目的的内在理论困境。最后以希区柯克、布莱尔新近提出的论证概念为范例勾勒了论证概念可能的发展方向。 余论基于前文对论证概念从传统向当代理解的转变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当代论证理论从不同理论视角来界定论证概念的合理性,并对论证理论、非形式逻辑、论证哲学等的学科合法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耘;;作为程序与属性的论辩术——析当代论证理论中“论辩术”视角的差异解读[J];逻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谢耘;;论证,论辩,争论——当代论证理论视域中论证概念的双重维度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4期
3 赵艺;熊明辉;;语用论辩学派的论证评价理论探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04期
4 李永成;;论辩术当代复兴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耘;论证概念的理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9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17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