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进程通信的种类和特征_从文化预设角度看《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6-11-04 11:09

  本文关键词:刍议预设的特征和种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年

从文化预设角度看《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黄清霞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戏剧之一,《西厢记》以其精美绝伦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文化蕴涵,堪称中华文学界的瑰宝。然而可惜的是,关于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还远不能令人满意,而致力于其翻译研究的学者专家更可谓凤毛麟角。这些屈指可数的翻译研究主要从互文性、功能对等、接受美学等角度对这部作品的翻译进行分析。本文作者认为《西厢记》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对其翻译的研究实质上是对其文化的传播研究,而文化预设作为新兴的文化视角对文化翻译具有较强的阐释力,因此将文化预设应用于《西厢记》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给《西厢记》的翻译研究注入一些新的活力,有望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预设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引入语言学界以来便引起了学者专家们的激烈争论。从语义预设到语用预设,从语用预设到文化预设,预设与语言学的结合不断得到完善和充实。文化预设即语用预设在文化背景下的应用。文化预设是指某一社会成员共享的思维模式、信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以及行为方式。不同的民族文化预设也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文化预设的差异无疑是翻译的主要障碍之一。 本论文主要从文化预设角度对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作一尝试性的探讨。通过对比分析许渊冲和奚如谷、伊维德两译本的翻译,对他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总结。《西厢记》主要包括四类文化负载词,即佛教专有名词、典故、称谓语和成语谚语。对于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许渊冲和奚如谷、伊维德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策略。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力,许渊冲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省略了原文中的文化预设,给译文读者提供了一个可读性很强的译文。而奚如谷和伊维德主要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他们努力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中的文化信息,试图让译文读者体验不同的文化风味。鉴于不同民族的文化预设不同,他们在译文中提供了大量的脚注,虽然译文的可读性较差,但却是对促进文化传播的一大贡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茜;翻译中的文化预设及翻译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胡春华;刘绍忠;廖凤荣;;预设理论及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刘庆元;《西厢记》英译本赏析[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周铁项;刍议预设的特征和种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王芹;汉英广告用语中的预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6 张克定;句式变化的认知语用理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刘哲;谈蕴含和预设的区分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张官俊,赵征军;文化预设与翻译[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郑亚南;黄齐东;;预设的认知语境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10 陈家旭,魏在江;从心理空间理论看语用预设的理据性[J];外语学刊;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远志,马翔宇;试论辞格的施事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周明;称呼语的语用特征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欧阳利锋,徐惠娟;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谈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俞莲年;语言的特殊性与口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张蓊荟,沈晓红;英汉翻译过程中推理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陆荣荣;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董宏程;;试论网络交际者与网络言语的语用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朱小美;王翠霞;;话语标记语Well的元语用意识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陈彦;;从“剩女”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杨慧琼;杜建华;;受众为何按照谣言而不是新闻行事?——对2010年两起地震谣言的比较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素珍;;试论合作原则及其偏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栾育青;;邀请语及应答语的跨文化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6 鲍德旺;杨士超;;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之解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7 顾云青;;运用猜词策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8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鹿学军;;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译英错误分析:语用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邱林林;;委婉语功能的语用学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喆;英语言语幽默的图式特征及解读难题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中作者身份之构建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正辉;委婉语的三维视角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吴丹;语言学术语汉译规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丹;英汉远近指示语的对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许丹;英语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才华;会话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婷婷;英语动词语义中预设问题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J];国外语言学;1991年01期

2 LaurenceR.Horn;沈家煊;;语用学理论(中)[J];国外语言学;1991年03期

3 刘国辉;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刘礼进;篇章语序认知分析[J];福建外语;1999年01期

5 徐盛桓;“预设”新论[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6 熊学亮;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7 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8 张克定;预设·调核·焦点[J];外语学刊;1999年04期

9 吕世生;语用前提对称与文化信息等值——《红楼梦》英译本译例分析[J];外语学刊;2003年01期

10 刘宇红;预设投射研究的Karttunen模式与Fauconnier模式[J];外语学刊;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红妹;蔡希望;;英汉商标名翻译的文化非对称性浅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01期

2 张虹然;;如何翻译汉语中的文化负载词[J];英语知识;2010年08期

3 肖洪兵;;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8期

4 蔡月;;《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9年27期

5 阮利东;;文化负载词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J];教学与管理;2010年12期

6 王静静;;认知图式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张利新;;从文化负载词汇的汉英翻译原则看关于“龙”的汉英翻译[J];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8 郑仲春;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J];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唐秀琼;;英语文化负载词及汉译(英文)[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徐朝晖;;商务英语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蒲松龄;;隐喻构建基本要素及其与隐喻理解效果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高军;;语用预设及其翻译策略[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秦冬梅;;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介入[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王聿良;;论英汉口译的跨文化语用策略[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洪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隋必好;汉英广告语篇中的预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李海军;从跨文化操纵到文化和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姚振军;基于双语领域本体的典籍英译批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硕;基于语用分析的网络广告预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笑雨;《红楼梦》中花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李照;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金雅慧;《论语》三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之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秦艳;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化负载词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罗丹;《论语》中核心文化负载词的多维翻译[D];南华大学;2011年

6 洪轶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文化负载词文化意义习得调查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李芝;从文化语境顺应角度析文化负载词的英译[D];南华大学;2010年

8 耿小超;《阿Q正传》中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D];中北大学;2010年

9 侯卫群;《围城》英译本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补偿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龚成云;从翻译目的论看《易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刍议预设的特征和种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63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