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哲学中的解释问题及其历史价值
本文选题:《墨经》 + 解释 ; 参考:《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摘要】:《墨经》中的《经说》的"说"明显具有哲学性诠释的因素,并且在《墨经》中包含着丰富的符号学思想,有着丰富的语义学和语用学方面的内容。《墨经》是先秦百家争鸣中涌现出的一个原创的优秀思想体系,是墨家参与百家争鸣,进行科学思维的工具,对先秦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中国科技史上,《墨经》具有极高的价值。
[Abstract]:The "theory" in the Mohist Classic obviously has the factor of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and it contains abundant semiotics thoughts in the Mohist Classic. There are abundant contents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The Mohist Classic is an original excellent ideological system that emerged from 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in the Pre-Qin Dynasty, and a tool for the Mohist school of thought to participate in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and to engage in scientific thinking.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Qin cult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Mohist Classic is of great valu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墨经〉哲学的解释方法及其现代价值》(06C06号)
【分类号】:B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曾繁仁;千年“绝学”的伟大“复兴”──墨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J];文史哲;1999年06期
2 刘笑敢;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J];中国哲学史;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笑敢;;从注释到创构:两种定向两个标准——以朱熹《论语集注》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方旭东;;通过诠释以建立哲学:内在机制与困难[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童恒萍;从解释学看《墨经》的诠释传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2期
4 廖栋j;;招魂曲:《楚辞》注释的抒情向度[J];励耘学刊(文学卷);2010年01期
5 王雅;;显与隐:老子之“道”的“有”与“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张永春;;“近代墨学”研究述评[J];暨南史学;2009年00期
7 萧无陂;;近三十年来《老子》文本考证与研究方法述评——兼与韩国良先生商榷[J];孔子研究;2012年03期
8 王培文;;河南墨学研究[J];前沿;2010年08期
9 张希宇,张幼林;论墨子的“天鬼观”非宗教教义[J];齐鲁学刊;2004年03期
10 牛建科,张希宇;论墨子非宗教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传龄;;墨学盛衰之谜及其伦理价值[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臧要科;三玄与诠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尉利工;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汝金;解经与弘道[D];山东大学;2007年
5 林红;近代的道家观[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淑敏;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肖海燕;宋代庄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峻登;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西方超验型公共理性传统及其变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解颉理;《中庸》诠释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涛;《伤寒论》六经的诠释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学敏;试论《墨经》数学的逻辑基础[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转青;试论沈有鼎对《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3 李琳;以庄注老和郭象注庄[D];吉林大学;2004年
4 赵荣华;郭象政治哲学初论[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双梅;论墨子的治国思想及其现实价值[D];郑州大学;2007年
6 赵琰;阐释学视野下的郭象注《庄》[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金燕;王夫之《诗广传》阐释思想和阐释方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伟虎;墨学命运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9 刘磊;陆九渊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武娟;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看朱熹注“四书”[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中原;否极泰来[J];气功杂志;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跃春;略论《墨经》破斥悖论的原则和方法[J];安徽史学;1998年04期
2 林铭钧,曾祥云;《墨经》疑义辨析[J];学术研究;1995年02期
3 吴一琦;《墨经》中一句的标点及释义辨正[J];语文研究;1999年03期
4 孙中原;《墨经》的本体诠释哲学[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孙中原;弘扬《墨经》的科学精神[J];职大学报;2002年03期
6 张斌峰;读《墨经校注·今译·研究──墨经逻辑学》[J];哲学研究;1994年06期
7 邹大海;《墨经》不应为墨子所自著——从詹剑峰先生关于《墨经》四篇著作时代的论述说起[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8 苏雪克;《墨经》一条剖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83年Z1期
9 李开;《墨经》语言学思想研究[J];东南文化;1986年02期
10 孙飞行;《墨经》“时”、“久”辨[J];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婧;;浅论《墨经》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张仁明;;《墨经》体例“说在”详解[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丽萍;;《墨经》训诂失误枚举[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缪建明;张全;;HNC句群处理研究新进展[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5 葛为中;;水底电测深法[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原子物理课中ls耦合项的经典解释问题[A];全国第18次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石仁委;魏国栋;柳言国;;埋地金属管道腐蚀剩余壁厚地面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A];山东石油学会第三届腐蚀与防护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歌;丛青;;对一起管辖权纠纷案件中法律解释问题的剖析[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10 张桂娟;;一则广告中的情景语境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小波;“四大”的面试流程[N];财会信报;2006年
2 王诗宗;点、线、面、体等概念的形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本报记者 冯珍 通讯员 张章;“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不能失言”[N];黄冈日报;2008年
4 吴彬华;解决与解释[N];解放军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桂俊松;搞汽车没有个人英雄[N];中国汽车报;2003年
6 记者 李中朝;最高人民法院就通信设施损坏赔偿司法解释问题调研[N];人民邮电;2006年
7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孙南申;外商投资仲裁中实体争议的法律适用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张军;创新就是改变以往成功的想法[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马莉;探访薛国故人[N];中国商报;2004年
10 古月;怎样应对“找茬”的顾客[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青阳;规则的解释与解释的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严慧芳;匹配与对合中的有禁模式[D];南开大学;2006年
3 刘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解释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顾乐;刑法解释的存在依据与实现方式[D];吉林大学;2008年
5 季长龙;规范性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王欣;类型逻辑语法与现代汉语“是”和“的”[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7 尹立杰;GATS框架下的跨国银行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王建鲁;《名理探》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张萍;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学敏;试论《墨经》数学的逻辑基础[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2 穆石航;[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3 陈转青;试论沈有鼎对《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周月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统一解释问题[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史金婵;从语境角度谈文学翻译[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宛心;顺应论视角下误解的语境成因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凤丽;语境及其交际主体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8 曾媛;关联理论观照下的口译与语境[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镟;从解构主义视角看林译《黑奴吁天录》中的译者主体性[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张惠青;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我国内地的适用[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07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807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