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思维与创新
本文选题:直觉思维 + 特征 ; 参考:《探索与争鸣》2008年04期
【摘要】:直觉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它具有直接性、突发性、非逻辑性、或然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直觉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直觉的判断、直觉的想象和直觉的启发。直觉思维在科学创造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大力培养人的直觉思维能力,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Abstract]:Intuitive thinking is a basic way of thinking of human being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rectness, spontaneity, illogic, probability and integrity. The basic contents of intuitive thinking include: intuitive judgment, intuitive imagination and intuitive inspiration. Intuitive thinking has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scientific cre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people's intuitive thinking ability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to build an innovative countr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分类号】:B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晓文;直觉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蓉;试论物理假说之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李春泰;可能世界为真的确认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刘兰林;疠气学说创立基础及发展迟滞的原因[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刘汉忠;物理学的两种“决定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冯江;试论教练员的影响力管理[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6 张想竹,吴明书;现代农药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许建中;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的新导向——新颁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评介[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8 孙伟平;科学进步的两翼:逻辑与直觉[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9 孙伟平;论逻辑思维的功能与局限性[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0 孙伟平;关于假说的形成过程、方法及原则的探讨[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巧慧;黄斌;;默顿科学精神气质的现实性[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孟建伟;;论创新文化之魂[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武际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力学?[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4 冯辉荣;罗仁安;;刍议力学史与方法论融入工程力学教学的做法[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晓雷;;经济思想史学科界定及研究方法的技术性要求[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范领进;知识价值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范南;信用理论、制度与实践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芳;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宋荣;反常与理论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磊;论高等物理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金华;论康有为的科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汉辉;论科学精神与民族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时弘;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D];河南大学;2002年
7 王华英;美与自然科学发展[D];广西大学;2002年
8 刘柏林;论网络道德建设[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苏国辉;论科技进步对思维方式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熊瑛;网络技术与著作权保护之自洽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苟锡泉;英语俚语初探[J];现代外语;1980年02期
2 马作楫;壮美的豪情——读郭小川的《祝酒歌》[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刘永珍;日语的敬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张俊华;;封建官办企业的几个特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孙进己;;关于研究民族源流的标准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6 周绍淼;;装饰画诸问题浅识[J];美苑;1980年03期
7 洪寿祥;;妙在“如生”——读《聊斋志异》杂拾[J];天涯;1980年01期
8 绵路;;民间玩具、风筝[J];装饰;1980年01期
9 张祖之;;金黄的季节[J];中国农垦;1980年08期
10 ;国外杨树优良品种的引进[J];河南农业科学;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琪;余雄南;;用户模型在人-机界面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的特征与价值[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3 何名申;;关于直觉研究的几个问题[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4 陈道德;;胡适的科学方法简析[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5 王建芳;;归纳推理与人工智能[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6 王海兰;;论逻辑推演与军事思维效率[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玉兰;;科学预测的逻辑机制[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8 宁莉娜;;论逻辑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9 赵国栋;;论决策中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10 胡道立;;新闻摄影直觉思维浅探[A];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第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志坚;修身养性用“格式塔疗法”[N];健康报;2000年
2 胡卫平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徐艺源 任莉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研究老子思想现代价值[N];西安日报;2001年
4 杨志达;艺术与科学[N];西藏日报;2001年
5 庄孔韶;我写《文化与性灵——新知片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许晓川;在情境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孟军 王文光;愉快教育十八年[N];人民日报;2002年
8 李莉;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杨郑贵;直觉思维与教学导向[N];贵州政协报;2003年
10 ;岑安滨:直觉思维[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吴敏;基于约束和特征的结构类零件实体模型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赵一夫;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由明言;邪教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胡志;集贸市场摊贩性病/艾滋病KAB特征与干预试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6 何善蒙;魏晋情论[D];复旦大学;2005年
7 詹川;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常洛;抛物方程的区域分解并行算法[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世宁;中西绘画形神观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10 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一兵;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邹翔;中学物理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周春林;艺术语言运思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道玖;知识管理决策主体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5 倪政翔;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礼建;科学哲学与理工科大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关系探索[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甘永红;直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连学云;数学开放题与创造性思维[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红梅;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荣萍;论中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96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99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