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模态逻辑的哲学归宿

发布时间:2018-06-24 04:33

  本文选题:模态逻辑 + 本质主义 ; 参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摘要】:通过分析模态逻辑发展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来自技术及哲学方面的挑战,指出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模态逻辑,特别是量化模态逻辑,在哲学上承诺了本质主义,本质主义是模态逻辑的最终哲学归宿。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hallenges from the technical and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al logic ,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generation of the series of problems lies in the following : the modal logic , especially the quantitative modal logic , which commits itself to essentialism in philosophy , and the essence is the final philosophy of the modal logic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1-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正校;;关于现代逻辑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周德义;论“一分为三”与思维规律的辩证关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李安;;归纳法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与论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程仲棠;一个古典的自然推理系统——论斯多葛命题逻辑[J];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5 苏富忠;论抽象思维——自然语言基本思维方式系列研究之二[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胡浩;模态逻辑中的反本质主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周祯祥;事实命题、价值命题、规范命题及其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江怡;经验、逻辑与整体论——一种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语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滕定明;论亚里士多德逻辑的起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万丹;奎因与库恩比较研究[J];开放时代;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四化;葛宇宁;;从对集合论悖论的剖析看制约逻辑的客体性[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江怡;;胡塞尔是如何反对心理主义的?——对《逻辑研究》第一卷的一种解释[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5 周晓虹;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龙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称和同一性[D];西南大学;2007年

8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9 代金宏;会计逻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10 李菁;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种尝试比较[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荣;反常与理论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利芳;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文海鸿;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与综合命题理论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美云;辛提卡IF一阶逻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贾国恒;卢卡西维茨多值逻辑及其与一些逻辑的比较[D];河南大学;2003年

6 侯占香;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与语言的渊源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唐玉斌;本质主义和必然性问题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焱;什么是命题——从两种命题处理方案来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卫花;对蒯因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郭建萍;亚里士多德真理观及其现实意义[D];山西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从军;;双模拟与模态逻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2 郭美云;;从动态认知逻辑的角度看偏好——刘奋荣《动态偏好逻辑》评介[J];逻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刘新文;;皮尔士存在图的形式推演系统[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楚白;;有穷深度的模态逻辑[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2 孙希文;;模态逻辑模型的嵌入定理[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3 潘天群;;建立在“笛卡尔公理”上的一个怀疑逻辑系统[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高思存;;一个刻画n叉有限树的模态系统及其应用[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慕泽;多主体系统中的互知[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史t,

本文编号:2060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060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