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荪逻辑观述评
本文选题:张东荪 + 逻辑观 ; 参考:《理论探索》2007年06期
【摘要】:张东荪的逻辑观主要体现在"唯物辩证法论战"及其文化哲学中。他不囿于西方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规定,认为逻辑就是言语中的本然结构,是人造的必然规则,是由于文化的需要而产生。他主张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逻辑,因之将逻辑分为传统逻辑、数理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与政治思想的逻辑四种类型。他反对逻辑具有先在性、普遍性与唯一性的主张,为中国逻辑是否存在提供了一种答案和论证理路。
[Abstract]:Zhang Dongsun's view of logic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s debate" and its cultural philosophy. He is not limited to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logic and modern logic, that logic is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speech, the inevitable rule of the artificial and the need of culture. For traditional logic, mathematical logic, metaphysics logic and political thought logic four types. He opposed logic with the first nature, universality and uniqueness, which provides an answer and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logic.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张东荪与20世纪中国思想论战”(06CZ001),负责人马秋丽
【分类号】:B8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佩,李振江;究竟什么是论证——与刘宗棠同志商榷[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丁祯彦 ,晋荣东;略论冯契对“转识成智”问题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郁振华;冯契和清华学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刘明明;西方逻辑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历程[J];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5 张汝伦;;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也谈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反向格义”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倪荫林;逻辑教学改革也要实事求是[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7 赵维森;哲学的必然是隐喻的[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8 张耕华;历史认识真理的界定及其相关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04期
9 杨豪良;略论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胡伟希;传统与现代性——再论“清华学派”的文化观[J];学术月刊;199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奕;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于凤荣;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宁莉娜;逻辑方法:在哲学的视野内[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夏梦;金岳霖逻辑与逻辑系统思想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峻;金岳霖逻辑哲学思想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梦飞;金岳霖意念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郝蕾;追求和谐[D];河北大学;2006年
6 王国韶;新个人主义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芸;论金岳霖对休谟归纳问题的解答[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俞晓;从“两条道路”到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的创立及发展[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秋丽;;张东荪逻辑观述评[J];理论探索;2007年06期
2 赵保国;张东荪逻辑思想透视[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5期
3 曾昭式;张东荪多元逻辑观试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王向清;刘丽萍;;张东荪论语言与逻辑[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程仲棠;;评张东荪的文化主义逻辑观[J];中国哲学史;2006年03期
6 胡怀亮;张金玲;;从文化的视角看张东荪的多元逻辑观[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苏富忠;逻辑的思维成果结构观[J];东岳论丛;2003年05期
8 胡泽洪;;20世纪我国逻辑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学术研究;2008年11期
9 李春勇;20世纪中国学者逻辑观的演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曾祥云;;论中国逻辑史研究的逻辑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总宽;;关于正确的逻辑观与其根据论纲——兼评“必然地得出”论逻辑观[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邦凡;;关于“逻辑”涵义研究之管窥[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斌峰;;《中国逻辑史教程》读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4 颜华东;;试析毛泽东的形式逻辑观[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5 杜国平;;金岳霖逻辑观述评[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6 倪鼎夫;;关于J.S.穆勒的逻辑观——从不矛盾逻辑到真理逻辑[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7 詹剑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逻辑理论[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8 徐颂列;黄华新;;自然语言逻辑的新探索——《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简评[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9 诸葛殷同;;勇敢者的心路——评王方名学术论文选《逻辑探索》[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10 黄华新;胡龙彪;;逻辑的内在机制与研究对象——兼评《逻辑的观念》[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逻辑学:回顾、反省与前瞻[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丽萍;张东荪逻辑文化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陈君红;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张焱;什么是命题——从两种命题处理方案来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尹景旺;终极关切意义上的逻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6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06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