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图式逻辑:哲学逻辑的一个新分支

发布时间:2018-06-27 04:41

  本文选题:图式逻辑 + 欧拉圈 ; 参考:《哲学动态》2004年07期


【摘要】:正 逻辑研究有效推理,判定其有效的依据是结论所传达的信息与前提所传达的信息之间的必然关系,而传达这些信息的媒介不一定就是语言。日常推理是运用语句、图形甚至声音、气味等多种信息进行的多模态推理,对这些多模态表示系统和推理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数学、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地带。自从
[Abstract]:Positive logic studies effective reasoning and determines its validity on the basis of the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conveyed by the conclusion and the information conveyed by the premise, and the medium for conveying these inform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language. Everyday reasoning is multimodal reasoning using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such as sentences, graphics and even sounds and smells. The study of these multi-modal representation systems and reasoning has become a philosophy of mind, cognitive science, psychology, pedagogy, mathematics, etc. The intersection of fields such as logic and computer science. Sin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分类号】:B8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广荣;;道德悖论研究需要拓展三个认知路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张燕京;弗雷格思想论析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袁正校;;关于现代逻辑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周德义;论“一分为三”与思维规律的辩证关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李安;;归纳法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与论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陈晓平;关于弗雷格的语境分析的评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陈晓平;句子的指称与谓词的定义域——对弗雷格意义理论的一些改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苏富忠;论抽象思维——自然语言基本思维方式系列研究之二[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贺寿南,潘天群;弗雷格的逻辑观评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滕定明;论亚里士多德逻辑的起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四化;葛宇宁;;从对集合论悖论的剖析看制约逻辑的客体性[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江怡;;胡塞尔是如何反对心理主义的?——对《逻辑研究》第一卷的一种解释[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马亮;论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6 贾春华;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8 代金宏;会计逻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9 李菁;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种尝试比较[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允;试析弗雷格的概念论与意义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2 贾国恒;卢卡西维茨多值逻辑及其与一些逻辑的比较[D];河南大学;2003年

3 王汝坤;动画世界——图画、语言与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唐玉斌;本质主义和必然性问题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泽;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焱;什么是命题——从两种命题处理方案来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卫花;对蒯因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岩峰;“命题”的颠覆与“确定性”的丧失[D];兰州大学;2005年

9 郭建萍;亚里士多德真理观及其现实意义[D];山西大学;2005年

10 唐芳芳;哥德尔定理的意义[D];清华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继承;欧拉图解的读出与写人语言刍议[J];思维与智慧;1994年05期

2 刘新文;图式逻辑:哲学逻辑的一个新分支[J];哲学动态;2004年07期



本文编号:2072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072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