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试论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02 23:49

  本文选题:批判性思维 + 形式逻辑 ; 参考:《现代哲学》2006年02期


【摘要】:“批判性思维”一词已成为当今教育界一个十分时髦的术语。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哲学家都在讨论批判性思维。但是,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其逻辑基础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目前学界对此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澄清。在逻辑学界,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当前逻辑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有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两者可以不加区别交互使用。该文首先考察了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们分别给出的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然后分析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形式逻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而认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共同构成了批判性思维的逻辑基础。
[Abstract]:The term "critical thinking" has become a very fashionable term in education today. Psychologists, educators and philosophers are talking about critical thinking. But 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 What is the logical basis? We believe that the current academic understanding of this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In the field of logic, critical think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ogic teaching.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critical thinking and non-formal logic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and some even think that critical thinking and non-formal logic can be used interactively without distinction.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definitions of critical thinking given by psychologists, educators and philosophers,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ritical thinking and non-formal logic, and formal logic. Furthermore, formal logic and non-formal logic constitute the logical basis of critical thinking.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
【分类号】:B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清田,王左立;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洪淑媛;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马佩;也谈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与张建军先生商榷[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3 马佩;谈谈非形式逻辑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晓光;批判性思维对法律逻辑的启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菁锋;论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骏宇;批判性思维及其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其知;数学批判性思维与试误教学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贾梅;调控学习适应性因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玉华;论批判性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建构[D];河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清田;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崔清田,王左立;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4期

3 刘邦凡;王磊;;论批判性思维的逻辑特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4 杨武金;;论非形式逻辑及其基本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王路;;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批判[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刘惠珍;;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教学改革新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武宏志;;批判性思维:语义辨析与概念网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罗仕国;;逻辑观的嬗变与非形式逻辑的出现[J];学术论坛;2007年05期

9 马佩;;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批判的批判——与王路教授商榷[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武宏志;“非形式逻辑”与“论证逻辑”——兼评刘春杰的《论证逻辑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慕泽;;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非形式转向[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谷振诣;;批判性思维辨析[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3 陈波;;逻辑:一个变动和生长着的概念[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郭芙蓉;;传统逻辑教学中的旁征博引[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5 武宏志;;逻辑教科书的新视角和新面貌——沃尔顿新教科书《批判性论辩原理》评介[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6 黄展骥;;批判西方的“歧义谬误”——评布莱克、柯皮、巴克尔、唐斯的观点[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7 张晓光;;逻辑教学的困境和应对[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武宏志;;论证规范的新诠释[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9 吴格明;;略论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10 张晓光;;关于逻辑学功能定位的思考:兼谈逻辑学与素质教育[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安东尼·布莱尔 拉尔夫·约翰逊 汉斯·汉森 克里斯托弗·廷代尔《非形式逻辑》编辑部,,焦兵/译;《非形式逻辑》杂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习胜;应该正确理解演绎逻辑[N];光明日报;2004年

3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熊明辉;逻辑与认知[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潘国霖;呼唤全社会关注逻辑、语言[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小宁;逻辑思维教育有待重视[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日根巴图;批判性思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祥城;关于批判性思维培育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赵建新;批判性思维在决策过程中的价值[D];燕山大学;2010年

4 廖琳;非形式逻辑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应腾;辩论的逻辑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6 王启;《战国策》中论辩说服的逻辑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7 谢耘;论证概念的理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洪颖;论辩的逻辑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9 余茵;沃尔顿谬误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梁瑞春;亚里士多德论辩思想及其逻辑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1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091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