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能世界语义学中的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
本文关键词:论可能世界语义学中的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年
论可能世界语义学中的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
徐晔翀
【摘要】: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克里普克为代表的逻辑学家鉴于模态逻辑发展的需要,从莱布尼茨提出的“可能世界”思想出发,建立了一套模态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然而,尽管可能世界语义学能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模态逻辑表达式,但是依然衍生出许多问题。其中关于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是热点问题之一 所谓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是指在不同的可能世界中个体能否跨越不同的可能世界存在,如果存在我们又如何识别的问题。这个问题起源于我们用可能世界语义学对de re模态的解释。国内外学者依据自己对可能世界概念的不同理解,从而对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采取不同的态度。 本文从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起源出发,依次介绍了齐硕姆、克里普克、D·刘易斯、陈波等人对于此问题的不同观点。其中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克里普克的可能世界的温和实在论观点、严格指示词理论、本质主义思想和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以及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的极端实在论观点、对应体理论。 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在绪论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模态逻辑语义问题的相关论文和著作。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模态逻辑的历史发展,然后概述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本内容。通过对从言模态(de dicto)和从物模态(de re)的区分,分析了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的起源。 第二章介绍了可能世界语义学中对于可能世界不同逻辑学家们的不同理解。主要介绍了温和的实在论观点、极端的实在论观点和工具论观点。 第三章通过分别介绍齐硕姆、克里普克、D·刘易斯、陈波对个体跨界同一性问题的处理方式,介绍了他们的思想。重点介绍了克里普克和D·刘易斯的思想。 第四章通过对齐硕姆、克里普克、D·刘易斯、陈波理论的评价,分析出他们理论的优点和不足,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允程;;克里普克关于个体的跨界同一性的讨论——兼评“个体的跨界同一性分析”一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6期
2 贾秀琴;浅析“可能世界”中个体的跨界同一性问题[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刘新文;论可能世界的名字[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4 方同义;本体与境界——中国古代哲学主题的理论阐释[J];哲学研究;1993年03期
5 李秀敏;论可能世界理论中的两个问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朱跃;论人的认知与语义的不确定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刘壮虎;必然性的逻辑分析[J];哲学研究;2002年02期
8 张家龙;论本质主义[J];哲学研究;1999年11期
9 林正;论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10 刘叶涛;关于名称和本质的若干思考[J];江汉论坛;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泽深;胡浩;;真正的可能性和必然性[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2 唐晓嘉;陈树文;;认知逻辑的几个语义问题分析[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陈晓平;;谈谈虚拟蕴涵问题[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4 王文方;王一奇;;对路易士虚拟条件句语意论的一个修正[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5 冯棉;;模态逻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6 季秋;王万森;王新;;人工智能中逻辑学的研究[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硕士研究生论文摘要[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8 韦世林;;可能世界理论与变异修辞[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9 王启义;;从形式语意论到二维模态语意论[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晓华;;逻辑全能问题研究述评[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季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N];科技日报;2002年
3 刘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蔡曙山;[N];光明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顾定槐 田甜;[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N];中国经营报;2003年
7 崔卫平;[N];北京日报;2003年
8 《社会科学报》特约记者 计海庆;[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阎密;[N];国际商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董沛;[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玉树;理性与可能世界[D];山西大学;2009年
2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何朝安;涵义的形而上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祝勇;革命语境下的语言暴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5 周允程;第一人称信念的哲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7 荣立武;内涵逻辑的哲学基础[D];中山大学;2006年
8 张文琴;反事实条件句和大卫·刘易斯的逻辑哲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10 吕进;基于时间和行动规划的知识—意图逻辑[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晔翀;论可能世界语义学中的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德兵;论可能世界视域下的同一性问题[D];苏州大学;2007年
3 麻鹤腾;可能世界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4 赵新波;论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D];燕山大学;2012年
5 郭喨;“可能世界”中的必然与同一[D];浙江大学;2012年
6 白玮;可能世界视域下的本质主义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程平文;可能世界理论中的跨界同一性和跨界识别问题[D];苏州大学;2010年
8 曾柱;论虚概念[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展;S6 系统的语义解释[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国锋;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模态实在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论可能世界语义学中的个体跨界的同一性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1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