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逻辑思想_《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墨家逻辑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师范大学》 2008年
墨家逻辑思想研究
雷思鹏
【摘要】: 先秦时期是中国学术思想大发展时期,名实关系问题是各家争论的焦点问题,并因此产生了中国古代的正名逻辑思想。墨家尤其是后期墨家作为中国古代系统逻辑学说的创立者,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墨家逻辑思想发轫于墨翟,在后期墨家那里达到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高峰。墨翟为了宣传自己的“兼爱”“非攻”等主张,积极与各家辩论,在他传授弟子的科目中就有“谈辩”一科,可以说墨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逻辑作为一门学说去研究的大思想家。 应该说,墨翟主要是一个逻辑应用专家,但他也提出了许多逻辑方面的概念,如类、故、法(理),三表法作为他的认识论也是逻辑证明的方法,在具体的论辩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逻辑推理方法,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注意到逻辑思维的矛盾律和排中律。总之,草创时期的墨翟逻辑思想尽管有其缺点,但他为后期墨家建立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打下了基础。 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主要在被后人称为《墨辩》的六篇中。《墨辩》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高峰,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最高代表。可以说《墨辩》大体提出了相当于西方古典逻辑的学说体系,在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规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名、辞、说、类、故、理等基本的逻辑概念,指出了“辩”的目的、作用和原则,并在墨翟类、故、法的基础创立了类故理的“三物逻辑”;在判断方面提出了“或、假、效与所效”等判断方式;关于“说”,在后期墨家那里相当于“推理”――说知,但后期墨家并没有把“说知”当作获取知识的唯一手段,他们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论式,如“辟、侔、援、推、止、诺”等;后期墨家还发现了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 由于中国汉字与语言的特点,与亚里氏多德逻辑、印度因明学相比,墨家逻辑的缺点是没有形式化,缺乏对推理形式的研究,过分专注于具体论题的争辩,逻辑体系不够明确和完整,但墨家逻辑也有自己的长处,它也曾试图在“辩说”中引入变项,进行过逻辑形式化的尝试;本文尝试着将三大古典逻辑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帮助我们正确的评价《墨辩》逻辑,认清《墨辩》逻辑在中国乃至在世界逻辑史上的地位,同时着重说明它在现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224;B81-0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清田;名学、辩学与逻辑[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2 周云之;《墨经》逻辑是中国古代(传统)形式逻辑的杰出代表——评所谓“论辩逻辑”、“非形式逻辑”和“前形式逻辑”说[J];孔子研究;1992年02期
3 李志强;;先秦与古希腊语言观的递进轨迹对比[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4 陈克守;三大古典逻辑论辩理论比较[J];齐鲁学刊;1997年01期
5 孙中原;论墨家逻辑范畴的演进[J];求是学刊;1983年03期
6 李朝东;道理与真理: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7 李朝东;逻辑与前述谓(Vorpr~dikativ)经验的现象学澄清(一)[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程仲棠;“墨辩逻辑学”解构(上)——从《小取》的逻辑矛盾看墨辩与逻辑学的根本区别[J];学术研究;2002年06期
9 孙中原;墨家逻辑产生与作用机理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杜国庠;该怎样看待墨家逻辑[J];哲学研究;195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绪胜;;墨家:显学的式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丁四新;;论《墨子·墨语》墨家后学之鬼神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徐华;;《太平御览》所记“多言何益”三则略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孙显元;;“道德悖论”研究的现状及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孙显元;;悖论和道德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赵峥葆;;论康乾盛世文学创作所蕴含的悲观主义倾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中原;;墨家逻辑的产生和作用[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任光宣;;儒家思想的遥远回声——果戈理的《与友人书简选》与孔孟思想[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明明;;推类的逻辑性质——基于“类同理同”观念的分析[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岗营;;论《九章算术》刘微注对墨家逻辑的继承与发展[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武金;;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意义、原则和基本内容[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章吕;;孔子与荀子的“正名”思想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晓昕;;论“知行合一,协力争先”[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9 张四化;葛宇宁;;从对集合论悖论的剖析看制约逻辑的客体性[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马序;;论颜元的二重化认识论[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栋豪;中国逻辑史方法论在近代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慧;佛教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许筱婷;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达[D];湘潭大学;2010年
4 辛勤旺;《诗经》现实美观念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大伟;刑法适用中的类比推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世红;彭龟年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郑昊;归纳逻辑或然性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苗志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平思想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叶新美;浙江绘画的形式语言与视觉心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丽妃;黄宗羲《孟子师说》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燕静君;浅谈古代西方语义学思想萌芽[J];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崔清田,张斌峰;近代《墨辩》比较研究法的回顾与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曾祥云;20世纪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反思——拒斥“名辩逻辑”[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4 陈春文;论“自然”与弗西斯[J];科学·经济·社会;2001年04期
5 曾祥云;还名学和辩学以本来面目──评《名学与辩学》[J];学术月刊;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飞;;墨家认识论小议[J];魅力中国;2009年16期
2 龚维英;稷下先生内有无墨者[J];齐鲁学刊;1985年01期
3 束际成;《墨经》的认识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潘新和;墨家写作思想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5 李骥;墨子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6 孔漫春;试析墨子比喻的类型及作用[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6期
7 邹大海;《墨经》不应为墨子所自著——从詹剑峰先生关于《墨经》四篇著作时代的论述说起[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8 张义生;后期墨家逻辑思想大发展原因初探[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朱宏达;;论墨家精神[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10 蒙培元;谈儒墨两种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芾荪;;墨家论证学说述略——读墨札记之二[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2 李匡武;;墨家的辩学[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3 温公颐;;墨子的逻辑思想[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4 李世繁;;谈谈《墨辩》关于辩的理论[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5 孙以楷;;朱熹论墨子之兼爱说[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孙君恒;;墨学精神与当代社会的契合[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叶锦明;;先秦论辩思想的方法学分析[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李广星;;《墨守辞典》序[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田立刚;;关于先秦名辩学中“理”范畴的探讨[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10 翟雙萍;;《老子》与《墨子》的文化契合引论[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六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易中天;[N];经济观察报;2009年
2 刘士林;[N];学习时报;2004年
3 徐华;[N];光明日报;2007年
4 富兰西斯科·希兹 本报编译 周邦民;[N];世界报;2010年
5 姜宝昌;[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刘士林;[N];学习时报;2004年
7 聂翔雁;[N];吉林日报;2005年
8 晓雨;[N];中国花卉报;2006年
9 马莉;[N];中国商报;2004年
10 ;[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墨学新论:《墨子》佚文及墨家学说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吴智;先秦诸家主流技术思想之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3 薛柏成;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吉林大学;2006年
4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光辉;墨子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震;墨家军事学说及其对中国军事史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8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童恒萍;墨家与中国古代科技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炎峰;先秦名家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颖;墨子人生观简论[D];郑州大学;2011年
2 卢晶晶;墨子鬼神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一强;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存志;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颖;墨子侠义伦理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亚琳;墨子与阿基米德科技思想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甄春霞;墨子的管理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肖劲飞;平民圣人—《墨子》中墨子的人格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徐照伟;墨子义利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伟;墨子伦理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墨家逻辑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2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