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类型—逻辑语法——一种自然语言语义分析的重要工具

发布时间:2019-02-16 08:11
【摘要】:类型—逻辑语法是一种建立在类型—逻辑语义学基础上的规范语法,它自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就以其表述的简洁性、理论的逻辑化和词汇化倾向以及更好地符合意义组合原则等鲜明特色,受到了形式语义学、语言学和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并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该文第一部分简短回顾了范畴语法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类型—逻辑语法的核心内容——其句法学和语义学。其语义学的主要内容为简单类型的λ—演算和高阶逻辑:其句法学的主要内容是兰贝克演算。在第二部分的最后,笔者探讨了类型—逻辑语法与逻辑形式系统的深刻联系。总之,类型—逻辑语法对自然语言的语义分析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Abstract]:Type-logic grammar is a kind of normative grammar based on type-logic semantics. The logical and lexical tendency of the theory and its better conformity with the principle of meaning combination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the fields of formal semantics, linguis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processing, and have continued to maintain a rapid development momentum.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ategorical grammar, and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core content of typological logic grammar-its syntax and semantics. The main contents of its semantics are simple type 位-calculus and higher order logic.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ep relation between the type-logic grammar and the logical form system. In a word, the type-logic grammar has a broad developing space for the semantic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彭家法;形式语义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瑟;刘伟;郭海云;;汉语第三人称代词预指功能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4 聂大海,吕蓓蓓;论语言意义的基本理念[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5 段宏立;浅说预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张力锋;专名指称理论:历史、现状及反思[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王小海;关于计算词典学[J];辞书研究;2003年05期

8 王祁,邹冰;现行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刘叶涛;关于可能世界视域中的名称与本质问题——兼评中西学者在相关领域中的学术论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周静;试论人权的法制度—学说史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俊萍;冯志伟;;CTT在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中的应用[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四化;葛宇宁;;从对集合论悖论的剖析看制约逻辑的客体性[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廖琳;龚启荣;;论罗素的逻辑主义[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冯志伟;;确定切词单位的某些非语法因素[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李晋霞;;面向计算机的“V_双+N_双”结构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李艳鸽;;数理逻辑对句子隐含语义的展示和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金东日;;在朝汉机器翻译上出现转换的难点[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俊萍;冯志伟;;多义动词“有”的消歧研究与基于Prolog的自动分析实现[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潞;汉语隐喻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梁芳;计算机引起的数学哲学反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何婷婷;语料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6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刘春玲;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逢斌;关于计算机理解自然查询语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兵;模糊错误逻辑研究及其在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娄(王廷);现代汉语分词系统通用性设计及切分歧义处理[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3 朱彦;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与词素义的提示机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祁飞;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DAI中Agent运行平台的实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韩习武;机器翻译中语义因素的理论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张利芳;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唐春英;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黄艳;面向数字化产品的自然语言查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秋成;类型—逻辑语法——一种自然语言语义分析的重要工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张秋成;;类型—逻辑语法的句法特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424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424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