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名辩思想及其意义
[Abstract]:Pre-Qin logic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schools: orthonymy logic and argumentative logic. The name debate thought of the correct name school connects the name with politics and ethics and affirms its role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argument of one school expands the theoretical depth of the name and debate from the pur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Zhuangzi, on the other hand, denies the name and debate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which makes Zhuangzi's thought of nominative and argumentative different from the two major schools of logic in the pre-Qin Dynasty. It not only has a very unique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logic in the pre-Qin Dynasty, but also has modern value.
【作者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重庆市400715
【分类号】:B81-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何仁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与尼采的“透视论”——兼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哲学的主题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刘良琼;惠施逻辑思想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陈徽;“以才论性”与“因情定性”——孟子性善论之致思理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陶清;;自然观:庄子与怀特海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张新国;;作为中国当代启蒙范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刘金;康德哲学的“划界”思想及其影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建国;;发生认识论与哲学创新——少年哲学家[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6 孙中原;;中国逻辑元研究的成果[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章吕;;孔子与荀子的“正名”思想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芦文龙;;技术的外部性探讨[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李承贵;;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兼论严复对传统研究方法近代转型的贡献[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10 傅太柏;;当代森林立法将森林主要功能调整为生态功能的熵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晓峰;老子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齐娜;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姬鹏超;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影响与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9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剑峰;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维智;;庄子阴阳学说的道德教育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曹卓;吴春梅;;庄子的心灵和谐境界探析[J];理论观察;2010年04期
3 杨国荣;;道与存在之序——《庄子》哲学的一个视域[J];哲学研究;2006年09期
4 李耀南;;庄子的“无用”与“逍遥”[J];哲学研究;2009年08期
5 徐新平;;《庄子》中的真人与畸人的区别及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6 马添翼;“濠梁之辩”之我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徐新平;;《庄子》中的真人与畸人的区别及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3期
8 史少博;;《管子》论“静”及现代意义[J];管子学刊;2010年01期
9 王荣花;;庄子道通生死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杜宇民;;田骈、慎到心性思想略论——兼与庄子心性思想比较[J];管子学刊;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孙宝忠;;我国犊牛肉产业发展优势与意义探析[A];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松年;周向阳;张太玲;杨小青;;试论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及其意义[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朱嘉珑;;俄语颜色词意义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刚;;浅谈高等院校实验室节能减排[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吴力科;;浅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远意义[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李忠祥;;冶金行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绩效影响评估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丽君;;建设先进行政文化 推动和谐社会构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湘兰;;朝药的用药特点来源及研究的意义[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郭慧;;王船山对精神自由的祈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郭祥冰;;厉行节能 至关重要——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献策[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超元;庄子语穿“大葫芦”[N];天津日报;2004年
2 龙全忠;让城里人羡慕的唐庄子村[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3 陈中浙;老、庄哲学中的“人与自然”[N];浙江日报;2005年
4 刘士林;庄子《让王篇》与中国士大夫的生命美学原理[N];学习时报;2006年
5 王洪飞邋尚胤 记者 张立平;石庄子村家家做房东[N];天津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洪波;傅佩荣:认为庄子消极厌世是一种误解[N];中华读书报;2009年
7 王俊 马升;山西抢救发掘庄子坪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董毅然;庄再强:我做品牌比较执著[N];北京科技报;2006年
9 李万东 本报记者 翟新群;小庄子镇巧用沃土生金[N];辽宁日报;2006年
10 刘士林;墨子与庄子[N];学习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付岩志;《聊斋志异》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4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5 雒洪志;基质溶解因子(MMP-7)在人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6 谌来业;五权宪法之考试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7 张伟;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2年
8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9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10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栾芳;论审美物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大鹏;多恩与道家美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会芳;庄子与济慈:“物化”论与“客体感受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阿芳;死生之际[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深;论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与超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昊;庄子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晨霞;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永杰;庄子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秦晓慧;试论《庄子》言与道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29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42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