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关于休谟哲学的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昕;逻辑实证主义与大卫·休谟[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张明德,陈文江;休谟归纳问题:一个新模态逻辑语义解[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许占君;休谟归纳问题研究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夏年喜;试论归纳推理的合理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01期
5 陈晓平;休谟问题评析——兼评“归纳问题”与“因果问题”之争[J];学术研究;2003年01期
6 李霞玲,孙艳华;归纳的辩护和批判[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刘小力;休谟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区别[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8 夏年喜;为归纳辩护[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06期
9 周晓亮;归纳:休谟的问题和后人的解决[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06期
10 邓强;归纳推理的或然性、逻辑性(有效性)与合理性论[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小五;;系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评陈晓平的《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温公颐;;金岳霖教授在普及逻辑知识上的贡献[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3 莫绍揆;;归纳逻辑探微[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4 邵春林;;金岳霖先生在归纳问题上的贡献[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醒民;跨越休谟原理[N];光明日报;2005年
2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柳延延;讲道理是一件挺难的事(上)[N];解放日报;2010年
3 林可济;从西方思路到中国韵味[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树桢;“休谟问题”及归纳逻辑普遍有效性的探索评述[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仲海霞;克里普克论对同一性陈述的模态认知[D];北京大学;2008年
3 邓伟;金岳霖归纳思想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淑芳;休谟问题与归纳逻辑辩护[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9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64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