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名辩思想中的定义问题
发布时间:2020-08-13 05:50
【摘要】:定义研究是逻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它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最为基础的前提。在中国先秦的名辩思想中,以“名实关系”问题为核心的、关乎定义的讨论异常丰富。这些讨论首先是对周礼制度下“名实”秩序崩溃的反思,其次关乎的是如何建立新秩序的问题。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先秦学者纷纷立说、讲学,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在言辞争辩中被体现。至此,语言层面上的名实关系问题,旋即成为讨论一切名实关系的首要问题。先秦名辩思想随着先秦学者对名实关系理解的不断深化而得以发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定义问题成为了先秦名辩思想中的核心议题,被广泛地讨论着。本文的写作是在“定义”的核心议题导向下,通过对先秦名辩思潮的文史线索予以梳理而展开的。本文认为,先秦名辩思想对定义问题的理解经由三个阶段而不断深化。这三个阶段的特征分别表现为:对定义的从自发使用,对定义及其使用者关系的反思,对定义功能的自觉探索。本文的论文结构以此为线索,分为四个部分展开。在第一章绪论中,本文回顾了现有先秦名辩思想研究的进路,明确了定义研究对于逻辑研究的重要性;在第二章中,本文例举了儒墨两家关于下定义的诸多例证并展开分类分析;在第三章中,本文对战国时期名辩各家的定义思想进行了系统性开掘与研究;在第四章中,本文以后期墨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经由对《墨经》六篇的文本分析,展示其“下定义”的实践,同时引入与亚里士多德定义理论以展开比较研究。通过对先秦思想家们对定义问题思考路径的梳理,本文试图揭示定义诉求与其论证形式之间深刻关联,并尝试性地为先秦逻辑思想引入新的研究视角。一定的学术思想缘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先秦名辩思想对定义的思考,是先秦学者理性思维中规范意识的自发显现。但它的实用诉求,使得定义问题的研究呈现出重语用研究而轻语义研究的特点,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定义的内容,从而根本性地影响了论证的目标及其所采取的方法。正因此,先秦名辩思想中重内容而轻形式、重辩说而轻证明的论证个性使得中国先秦难以发展出系统的演绎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1-092
本文编号:2791612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81-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帮云;俞理明;;名实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适应性研究[J];求索;2012年09期
2 林校生;漫议“八王之乱”的“名”与“实”[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刘长庆;;先秦时期语言符号观[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4 魏锦虹;由“妻子”称谓形式的繁丰看“一实多名”的语境根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王维国;周杰;孙明丽;;恩格斯一夫一妻制思想的名实解读[J];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刘元根;先秦名之本质演绎脉络的解读[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张美玲;;先秦时期“名”的谬误的表现研究及研究特点[J];传承;2013年06期
8 李向农;钱颖;;“以……名义”格式之“名”与“实”[J];汉语学报;2017年02期
9 王伟芳;;理性消费情境下的品牌与产品关系透视[J];商业时代;2013年27期
10 郭良;;浅议名实[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思勉;论先秦名辩思想中的定义问题[D];南京大学;2019年
2 于霞;战国名实之辩的文化解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牡琼;两汉逻辑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1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79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