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法学”的基本逻辑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探究
发布时间:2021-11-02 06:16
本文立足于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法学发展的历史观视角,通过着力解读邓正来先生对中国法学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学说之批判性思考,利用时间轴线和学说范畴纵深两个维度分析“中国法学受现代化范式支配”这一基本脉络,深入挖掘现代化范式支配学说场域的话语霸权。围绕对现代化问题和正当性问题关系的思考,继而对中国法学之正当性进行追问,并梳理了中国法学正当性支配权变化的两大阶段,进一步说明当下中国法律缺乏理想图景,进而阐发对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可能性论证。借用知识论开启的对理性建构反思的深刻局面,整合知识相关理论,从“知识-法学”的角度,引申其微观实证的现实作用,进而力拓对“知识-法学”路径的学理性思考,通过对路径合理性和自身尚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指出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在何种可能下实现,走出一条中国法学自身的主体性道路。从深层意义上讲,中国法学的自主性问题是中国深化改革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问题。当我们使用关系性视角和全球化视野搭建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宏观方向时发现,构建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关键在于在全球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解读中国问题和中国法学。塑造带有中国性格的中国法学是未来法学发展的方向。只有这样,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法...
【文章来源】: 张昊骏 广西大学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邓正来问题的出场及其基本逻辑的展开
第一章 秩序拆解:一百多年走入尴尬境地
1.1 当下中国法学内核之反思
1.1.1 “四种学说”体现的话语逻辑
1.1.2 当下“中国法学”内核之品质
1.2 当下中国法学体系的支配力量
1.2.1 “现代化”与“范式”考
1.2.2 现代化范式的话语霸权
第二章 正当性重提:“自觉”生命的开始
2.1 “正当性”问题溯源
2.1.1 正当性学理之考
2.1.2 对正当性追问的必要性
2.2 中国法学正当性支配权变化的两大阶段
2.2.1 第一阶段:从传统式式微到现代式崛起
2.2.2 第二阶段:用中国品格重塑现代式正当性
2.3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之追问
2.3.1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去哪了?
2.3.2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之必要性初探
第三章 观点申述:“知识-法学”如何可能?
3.1 对“知识”相关问题的探究
3.1.1 “知识”及“知识论”沿革
3.1.2 哈耶克知识论观点引入
3.1.3 认知过程中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3.2 “知识-法学”路径展开
3.2.1 何为“知识-法学”
3.2.2 “知识-法学”路径的合理特性解读
3.2.3 对“知识-法学”路径的追问性反思
3.2.4 对“知识-法学”路径的呼唤
第四章 图景构建:世界结构下展望中国法学新秩序
4.1 关系性视角:重拾“中国问题”
4.1.1 重新认识“中国法学”之中国问题
4.1.2 “中国法学”之中国特色
4.2 全球化视野:主权中国,更是“主体性”中国
4.2.1 中国法学应在法律全球化浪潮中把稳船舵
4.2.2 从“主权性”向“主体性”的身份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471493
【文章来源】: 张昊骏 广西大学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邓正来问题的出场及其基本逻辑的展开
第一章 秩序拆解:一百多年走入尴尬境地
1.1 当下中国法学内核之反思
1.1.1 “四种学说”体现的话语逻辑
1.1.2 当下“中国法学”内核之品质
1.2 当下中国法学体系的支配力量
1.2.1 “现代化”与“范式”考
1.2.2 现代化范式的话语霸权
第二章 正当性重提:“自觉”生命的开始
2.1 “正当性”问题溯源
2.1.1 正当性学理之考
2.1.2 对正当性追问的必要性
2.2 中国法学正当性支配权变化的两大阶段
2.2.1 第一阶段:从传统式式微到现代式崛起
2.2.2 第二阶段:用中国品格重塑现代式正当性
2.3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之追问
2.3.1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去哪了?
2.3.2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之必要性初探
第三章 观点申述:“知识-法学”如何可能?
3.1 对“知识”相关问题的探究
3.1.1 “知识”及“知识论”沿革
3.1.2 哈耶克知识论观点引入
3.1.3 认知过程中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3.2 “知识-法学”路径展开
3.2.1 何为“知识-法学”
3.2.2 “知识-法学”路径的合理特性解读
3.2.3 对“知识-法学”路径的追问性反思
3.2.4 对“知识-法学”路径的呼唤
第四章 图景构建:世界结构下展望中国法学新秩序
4.1 关系性视角:重拾“中国问题”
4.1.1 重新认识“中国法学”之中国问题
4.1.2 “中国法学”之中国特色
4.2 全球化视野:主权中国,更是“主体性”中国
4.2.1 中国法学应在法律全球化浪潮中把稳船舵
4.2.2 从“主权性”向“主体性”的身份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471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47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