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验中时序逻辑仿真关键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2 02:01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员和机构投入到虚拟实验的相关技术研究中。在多门学科的虚拟实验系统设计中,时序逻辑仿真是一个普遍问题,此问题的解决对于此类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时序逻辑仿真问题是指与时间和顺序相关的逻辑命题,在虚拟实验的设计开发中主要表现为时序逻辑器件的设计问题和反馈闭环回路的仿真问题。本文通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普通器件和时序逻辑器件的通用设计方法以及适用于顺序网络和反馈回路网络的通用仿真算法。仿真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基于事件驱动的策略,将仿真回路的运行看作是事件在仿真网络中各个元素之间的生成、传递和处理。本文以液压正弦信号源为例介绍了虚拟仪器的图元模型设计和业务逻辑算法模型设计。之后描述了时序逻辑仿真算法在液压伺服系统设计时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电液位置伺服实验展示了系统进行实验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事件驱动的时序逻辑仿真算法是正确的。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丨软件整体结构图
开发是在Eclipse上开发一个插件,所以软件凤格和Eclipse保持一致。界面部分主要包含菜单、主要按钮、实验台、实验结果等几个部分,如图5-4所示。33
图5-5 GEF树形结构图控制层的设计主要作用是进行与用户的交互控制,以实现对元器件的拖拽、点击、添加删除等操作。另外,控制层同时还需要实现对模型层的监控和视图层的监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网络化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 曾业战,梅孝安,李春来,周菊林,周华林. 大众科技. 2013(01)
[2]浅谈液压伺服控制技术[J]. 冯静娟,潘世丽. 科技与企业. 2012(15)
[3]离散线性切换系统的一致有限时间稳定分析和反馈控制及其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林相泽,都海波,李世华. 控制与决策. 2011(06)
[4]Matlab中的代数环问题及其消除方法[J]. 马晓虹. 科技广场. 2010(07)
[5]虚拟实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周雪松,丰美丽,马幼捷,安小东. 自动化仪表. 2008(04)
[6]基于SIMULINK的液压伺服系统仿真[J]. 霍族亮,郭凡灿,谢伟,葛云燕. 煤矿机械. 2006(04)
[7]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应用[J]. 靳雁艳,王平,杨洁明. 机械管理开发. 2005(03)
[8]虚拟实验室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 宋象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01)
[9]基于Web的电学虚拟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 郑耿忠.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10]数字计算机仿真中消除代数环问题的研究[J]. 邱杰,原渭兰. 计算机仿真. 2003(07)
硕士论文
[1]基于flash技术的NMR虚拟实验室的构建[D]. 赵冬利.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基于AMESim的液压冲击器建模与仿真研究[D]. 陈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2
[3]视频实验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 陈莎.重庆交通大学 2011
[4]SPICE算法研究和实现[D]. 卫喆.电子科技大学 2009
[5]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李凌云.浙江师范大学 2006
[6]热工控制系统设计平台的开发及应用[D]. 李强.山东大学 2005
[7]网络流仿真的研究与实现[D]. 于敏芳.天津大学 2004
[8]QCS003A液压实验台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肖百川.西南交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35798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丨软件整体结构图
开发是在Eclipse上开发一个插件,所以软件凤格和Eclipse保持一致。界面部分主要包含菜单、主要按钮、实验台、实验结果等几个部分,如图5-4所示。33
图5-5 GEF树形结构图控制层的设计主要作用是进行与用户的交互控制,以实现对元器件的拖拽、点击、添加删除等操作。另外,控制层同时还需要实现对模型层的监控和视图层的监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网络化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 曾业战,梅孝安,李春来,周菊林,周华林. 大众科技. 2013(01)
[2]浅谈液压伺服控制技术[J]. 冯静娟,潘世丽. 科技与企业. 2012(15)
[3]离散线性切换系统的一致有限时间稳定分析和反馈控制及其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林相泽,都海波,李世华. 控制与决策. 2011(06)
[4]Matlab中的代数环问题及其消除方法[J]. 马晓虹. 科技广场. 2010(07)
[5]虚拟实验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周雪松,丰美丽,马幼捷,安小东. 自动化仪表. 2008(04)
[6]基于SIMULINK的液压伺服系统仿真[J]. 霍族亮,郭凡灿,谢伟,葛云燕. 煤矿机械. 2006(04)
[7]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应用[J]. 靳雁艳,王平,杨洁明. 机械管理开发. 2005(03)
[8]虚拟实验室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 宋象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01)
[9]基于Web的电学虚拟实验室系统设计与实现[J]. 郑耿忠.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10]数字计算机仿真中消除代数环问题的研究[J]. 邱杰,原渭兰. 计算机仿真. 2003(07)
硕士论文
[1]基于flash技术的NMR虚拟实验室的构建[D]. 赵冬利.大连理工大学 2013
[2]基于AMESim的液压冲击器建模与仿真研究[D]. 陈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2
[3]视频实验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 陈莎.重庆交通大学 2011
[4]SPICE算法研究和实现[D]. 卫喆.电子科技大学 2009
[5]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李凌云.浙江师范大学 2006
[6]热工控制系统设计平台的开发及应用[D]. 李强.山东大学 2005
[7]网络流仿真的研究与实现[D]. 于敏芳.天津大学 2004
[8]QCS003A液压实验台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肖百川.西南交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35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3535798.html